后疫情时代的陕西台青奋斗故事-西安城墙下的台湾建筑师

黄洁如建筑师参与西安市都更亲自手绘画图。(图/西安宁居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来自台湾桃园的黄洁如,毕业于台科大建筑系,曾任职在台北一家建筑师事务所,2014因参与了西安东郊60年代留下来纺织城旧城区都更案,案子规模之大让她感到非常兴奋,该区充斥着苏联老式建筑与厂房,加上西安这座拥有着十三朝皇帝建都、3100多年的建城史,并称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历史名城。都令当时甫到西安的她醉心不已。

来到西安之后,除了原本的都更案之外,黄洁如陆续有机会参与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国际设计竞图,这种对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规划师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运,再加上黄洁如在这段时间认识了她先生以及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硕士,于是就决定留在西安常驻。因为台湾人身分,一些在西安的台商业主也闻风委托黄洁如来服务,西安城墙下碑林博物馆旁的一家新式茶馆也是位长年在西安创业的台商,今年初便委托黄洁如重新装潢门店设计,希望能将西安城墙的特色融入到门店品牌精神:一城一店,一店一景。而西安的城墙文化便是黄洁如想运用的设计语言。

疫情影响调适心态 反思沉淀再出发

2020年的Covid-19疫情着实打乱了黄洁如所有客户委托的案子,已经接手的委托案推进变缓,但这也让黄洁如开始深入思考设计探究,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到底是什么?以往,遇到新鲜且具有挑战的专案,黄洁如惯于到国外通过考察来寻找答案和灵感。在近两年的疫情局势下及中国大陆地区优秀的大型专案层出不穷,黄洁如开始把眼光放回中国大陆。也因为工作原因,常年来两岸来回奔波,反而忽视了存在身边的简单美好。黄洁如说作为规划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更需要细腻的观察、反应,试验、评估、回应;并且创新,以支持不断更迭变化的生活环境。

黄洁如建筑设计代表作品之一:以陕北独特黄土沟壑地景为灵感的书店设计。(图/黄洁如建筑师提供)

顺应自然 师法前辈 让设计与环境人结合而一

顺应自然,其实是设计最简单也最需要被重视的,包括充足的采光、自然通风等被动式手法。随着疫情的常态化,空间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之外,更多元需求的活动场域和行为,被浓缩到居家数十坪的空间之内。疫情增加了设计师跨国参与专案的难度。疫情的发生,提醒着环境随时有变动的可能,考验设计师身处时势如何吸纳新知、或重新定位自身或用专业予以诠释。设计师得勇于“破圈”,来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以上是黄洁如总结这两年疫情发生之后的心得,如同她最欣赏的台湾两位知名建筑师黄声远与姜乐静,建筑师黄声远深入田野将宜兰家乡的环境、空间融入到他的建筑语言里,让设计与环境、人结合而一。而建筑师姜乐静则以女性的温柔特质,在921大地震后,重建破损的学校、托儿所及幼儿园,充分体现人在环境下共存的关怀。未来,西安也会在黄洁如的坚持下,呈现更多代表西安历史文化与中华文化。(文/方伟光)

独自一人远赴西安创业的黄洁如,对建筑设计有着充沛的热情。(图/黄洁如建筑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