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西方媒体下的台湾疫情(衣冠城)

(图/Shutterstock)

最近台湾疫情出现严重恶化,引起许多西方媒体报导。虽然不能说是幸灾乐祸,但是也有揭穿学霸考试作弊的味道。从过去赞誉有加到现在抓到作弊的报导口吻让许多台湾人不是滋味。更有甚者还带有性暗示的猎奇心态,例如时代杂志以「虚假安全感及小私密茶,如何攻破台湾的新冠疫情防线」(How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and a Little Secret Tea Broke Down Taiwan's COVID-19 Defenses)为题报导台湾疫情,而彭博社则用了「性茶室狮子王以及台湾最后的童真」(Sexy Tea the Lion King and Taiwan's Lost Innocence)。

这两篇文章的标题不只是因循承袭西方长期以来的思想惯性──将异文化看作未尚未启蒙开发的儿童女性化作为意淫的对象,更暴露出一种美国文化学者桑塔格所说的冷眼看待他人痛苦、缺乏同理心的一种旁观者的「邪淫趣味」。首先,他们都把万华茶室视为这次疫情的破口与事实不符,但由于茶室是色情场所有新闻卖点,所以予以放大。他们对台湾茶室一词的翻译不论暧昧或赤裸都不忘强调「茶」这个字,来突现东方情调。而彭博社用「最后的童真」也充满了性暗示。以上这些都流露出西方的潜在的意淫意识。以「狮子王」做标题除了是标题党吸引注意外,包含有儿童、卡通、野蛮等等怪异元素,把无聊当有趣,无视疫情下痛苦的台湾受害者,只为了满足西方读者而彻底流露出一种低级的「邪淫趣味」。

西方媒体带着文化偏见的疫情报导不只发生在台湾。这次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世界各地都传出灾情,一开始西方国家中国大陆的冷嘲热讽、丑化污蔑甚至袖手旁观。中国人吃蝙蝠亚洲病夫、中国病毒功夫流感等等不胜枚举。在政客、媒体推波助澜下,西方国家合理化公开化过去小心隐藏的种族歧视与偏见。在无法区分亚裔不同族裔背景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亚裔的事件频传。许多亚裔的商家餐厅受到骚扰,一些带有东方色彩的建筑或装饰被破坏。使得亚裔社区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4月底5月初,印度爆发严重新冠病毒变种感染,死伤惨重,吸引世界瞩目,但是一样也出现西方媒体报导偏颇和双标的现象。一位印度学者就投书美国媒体Project Syndicate 控诉西方媒体表现出赤裸裸地「嗜血的东方主义」。所谓东方主义简单地说,是西方对于非西方文化与社会的一种「他者化」的思维模式,透过对他者的定义与诠释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其过程中充满权力与偏见。那位学者指出,美国的疫情其实比印度严重但是在新闻画面中出现的是插上躺在病床插上氧气管的病人,但是关于印度的新闻画面却是处处焚烧尸体火焰,宛如人间炼狱。西方媒体在报导本国灾难新闻时会避免直接拍摄受害者和哀悼者,但是对于其他社会往往不会尊重这些原则,甚至反而夸大,镜头直接对着尸体或死者的家人。

其实我们在接受外部资讯时,大脑为了节省能量或是满足熟悉感的愉悦,往往会主动过滤陌生的资讯,减少认知超载。当资讯没有新鲜事物时,我们的刻板印象再度被印证,我们觉得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因而产生一种满足感与安全感。但是没有新鲜感又让人乏味,我们的好奇心也必须满足,所以差异必须被夸大,被用一种异国情调去包装。所以台湾的疫情报导凸显了「人与人连结」的茶室,印度的疫情少不了火葬的场面。媒体原本应该呈现真实讯息,但是西方媒体怠惰和傲慢,为了追求收视率、满足西方阅听人的文化偏见甚至是偷窥癖,西方媒体各种各类双重标准的报导屡见不鲜。

在台湾也许是去殖民化过程不够彻底,或是被同为亚洲人的日本殖民,加上战后美国强势文化的影响,台湾对于西方媒体中东方主义问题不是那么敏感。我们也常常以西方的观点看待世界甚至是我们自己,对于西方媒体的报导十分在意。一点点的称赞就高兴的不得了,带有歧视性或不实的批评又缺乏回应的能力和勇气。西方媒体对于台湾疫情的报导,也算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媒体素养课。

(作者为大学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