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规模逊预期 政策伺机加码
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8日公布人民币6兆元的地方化债方案,尽管规模创史上新高,但仍逊于市场预期。图/美联社
各机构分析师对最新地方化债方案看法
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8日公布人民币(下同)6兆元的地方化债方案,尽管规模创史上新高,但仍逊于市场预期。多位机构分析师认为,积极财政政策还有施展空间,包括提高国债和一般债的限额、上调赤字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都是可能手段。
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地方化债「6+4+2三箭齐发」:一是2024年~2026年每年新增2兆元专项债限额,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合计6兆元。二是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兆元。三是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兆元,仍按原合约偿还。
21世纪经济新闻报导,对此中泰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财政政策手段还未全部出炉,国债和一般债的发行限额都还有拓展空间。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喻分析,预期今年不会再增发国债、调整赤字率,但在明年两会之前,财政政策仍有增量可能。
她预估,今明两年将会继续发行特别国债以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规模或达到1兆元。明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至少在1兆元以上;此外,明年赤字率有望提高到3.5%,并加大逆周期调节。未来5年将继续推出专项债支持地方政府和房市,规模至少4兆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未来进一步的增量财政政策仍有空间。明年财政政策则有五大增量空间:一是提高中央财政举债和赤字率;二是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和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三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是加大对「两重」(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设)与「两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五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上调后,预计年底前可能新增发行至少1.6兆元专项债,用于置换到期债务。面对11月、12月地方债再迎发行高峰,年底前中国人民银行有望再全面降准两码以对冲,向银行释出约1兆元长期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