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产业规模近千亿,东方美谷下一步怎么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新认定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上海市奉贤区化妆品产业集群入选。

上海市奉贤区化妆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方美谷”,这是奉贤区2015年推出的区域品牌。最新数据显示,“东方美谷”品牌价值总额已达338.78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入选3A级知识商标的区域品牌。

“这里聚集了资生堂、欧莱雅、美乐家、如新、科丝美诗、自然堂、百雀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化妆品企业,涵盖原料、包材、研发、生产、品牌运营等化妆品全产业链企业。”在11月7日的2024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开幕式上,上海市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介绍道。

在上海的“十四五”规划中,以化妆品产业为核心领域的时尚消费品产业,被纳入了支撑未来上海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

目前,东方美谷已集聚了上海市超1/3的化妆品企业,产业规模近千亿元。站在千亿关口,下一步奉贤将如何发展化妆品产业?

科技创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化妆品零售额数据显示,前9月国内化妆品行业零售额总计3069亿元,同比下滑1%,自6月以来已经连续下滑4个月。

“化妆品行业到了调整的时候,是时候重新认识科技创新对我们行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指出。

从我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历史看,19世纪以前,化妆品行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使用天然成分进行护肤和养颜。到了19世纪末,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谢馥春、戴春林、百雀羚、上海家化等化妆品企业将中医药和植物特色资源与现代化学工艺相结合,开始了粗犷型的加工生产。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化妆品工业逐渐注重原料研发、配方工艺、产品营销等。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化妆品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方面加速进步。

从消费市场看,果集抖音美妆市场数据库显示,抖音平台“科技护肤”相关内容热度自2023年2-3月出现首次增长,11月起达到峰值,2024年仍在新的高度上持续稳定增长。此外,消费客群从“成分党”“配方党”向注重“科研水平”“临床认证和科学验证”的迭代,也揭示了科技驱动行业跃进的价值所在。

在存量竞争的背景下,消费端对功效型产品的升级需求,倒逼产业端走向科技创新。当前,东方美谷正结合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推动美妆产业创新升级。

安龄(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助理马智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合成生物来自生物医药产业,其产品、工艺、技术、原料正逐渐应用于化妆品行业。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革新和成熟,它有望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并成为化妆品原料的核心制备技术。

《2025东方美谷全球美妆产业趋势前瞻蓝皮书》指出,尽管合成生物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且操作难度较高,但与化学合成法等技术相比,其原材料易于获得、可再生,制备成本低,且能实现较高的产量和纯度。该技术在消费品领域目前尚处开发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本次会上,东方美谷联合创新中心启动。中心集聚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产业集群、人才服务、投资融资和成果展示六大功能,将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市场化创新服务,吸纳全球创新人才,构建多元投入机制,聚焦基础理论、底层技术、颠覆性项目、跨界融合和转移转化,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国货出海

“2023年是很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国货美妆第一次以50%以上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外资品牌。”WWD中国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国际事务负责人张大川指出。

尤其在2023年底,伴随着“中国妆”在韩国、日本等国的流行,国货品牌以彩妆为突破口,掀起集体出海热潮。

McKinsey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8年期间,美妆市场线上渠道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2%,成为美妆产品销售中增长最快的渠道。基于美妆线上渠道的乐观前景,国际线上平台如Amazon、Walmart、Ulta Beauty、TikTok Shop和Instagram等纷纷积极升级其美妆业务,为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全球市场拓展和多样化增长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美妆品牌的出口规模在增长,但在境外市场获得广泛认知和认同仍然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为打通国货出海“最后一公里”,本次会上,东方美谷联合行业协会、美妆企业、服务机构、高校和国际贸易行业专家,成立“品牌出海联盟”。

东方美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品牌出海联盟”将通过市场研究、品牌共建、政策沟通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宣传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并解决跨境贸易中的法律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建议,近几年国货品牌崛起势头明显,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趁势而上,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把智慧古风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与品牌创新深入融合,提升品牌认同感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