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垃圾变燃料 云林的转机

在先进国家看来,垃圾就是燃料,而非无用之物。(图/环保署提供)

有关媒体报导「环保署协调代烧云林垃圾环署碰钉」,恐再掀起各县市垃圾大战,主管机关环保署环境督察总队长吴盛忠表示,状况其实还好,都在掌握中,不致爆发垃圾大战。

吴盛忠表示,事实上,每座焚化炉为保持每天均有垃圾可烧,都会堆积或储藏垃圾,形成一座座垃圾山、垃圾谷,这是常见的现象,不用太担心。且环保署已帮忙协调其他县市或民营企业帮忙烧垃圾,云林累积的垃圾会逐步减少。

吴盛忠说,焚烧或掩埋垃圾已经是过时的观念,先进国家都把垃圾当成燃料,经过处理后加以利用,不仅可解决垃圾量的问题,还可将其转变成能源。环保署亦已向行政院争取《多元化垃圾处理计划》,协助地方解决垃圾问题。

吴盛忠强调,这项计划于去年6月22日奉行政院核定,总经费达新台币153亿元,中央补助地方84.5亿元,完成焚化厂升级整备工作,提升处理量能。也将优先补助尚无焚化处理能力的县市,设置如机械生物处理(MBT)或机械处理(MT) ,将垃圾干燥分选成为废弃物衍生燃料(RDF)或固体回收燃料(SRF)。

此外,还有厨余沼气发电高速堆肥等在地多元化垃圾处理设施,可将垃圾经多元化处理后,提供辖区内产业,替代部分进口燃料及农民替代化学肥料。对于再生能源的开辟、环境品质维护与产业技术升级等,具有正向意义。

目前环保署已补助云林县设置厨余堆肥前处理设施,在加速厨余脱水外,该县也提出设置移动式垃圾全分选及产制RDF-5计划,预计将垃圾分选后产制RDF-5,因其热值可高达3500千卡/公斤以上,将优先提供县内产业锅炉所需燃料。

吴盛忠强调,虽然云林县目前仍有垃圾处理困境,但只要有明确方向、正确措施及积极行动,势必能将垃圾处理危机变为转机。

环保署呼吁,落实源头垃圾减量及资源回收,搭配垃圾分选与生质能源化设备,将垃圾转型生质能源产品,并与产业结盟提供替代锅炉所需燃料,相信过去一直被嫌弃垃圾势必转型为再生能源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