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烧垃圾换底渣!张丽善轰政府失能:害云林变垃圾大县
▲张丽善召开「云林不要垃圾山,更不要失能的政府」记者会。(图/张丽善办公室提供)
国民党立委张丽善28日指出,云林县已累积3万2000公吨垃圾待处理,其中斗六市也堆积8000公吨,若再不处理将变成垃圾山。她进一步说,虽然感谢台北市高雄市协助焚烧垃圾,却被要求烧1公吨垃圾要换1.8公吨底渣运回云林,等同于原本产生底渣之12倍,「云林县是否将变底渣故乡?」呼吁北高将心比心,而环保署也要硬起来,善尽中央责任,若连基本垃圾问题都无法处理,等同「失能政府」。
云林出现垃圾危机!张丽善今日上午偕同国民党立委许淑华、斗六市长谢淑亚、云林县议员林圣爵及10余位地方人士及里长召开「云林不要垃圾山,更不要失能的政府」记者会,针对垃圾问题向中央寻求协助。
「现在垃圾堆积如山,再4天就要溢出来了!」张丽善在会中指出,云林县至今堆积3万2000公吨垃圾待处理,县府竟束手无策,除了「用垃圾换底渣」,企图让云林成为「底渣故乡」,还要求各乡镇必须配合暂置底渣;而斗六市因未提供暂置底渣地点,县府坚不协助处理,导致目前囤积量高达8000吨,已堆成4层楼高垃圾山。
另一方面,张丽善也说,台北市、高雄市协助处理垃圾问题,开出的条件却是云林县必须回收12倍的底渣;虽然环保署强调底渣是再生料、可用资材,「那么台北市、高雄市为何不自己拿去用?宁愿不收垃圾处理费,以『垃圾换底渣』作为交换条件?」恐让云林县变底渣故乡,「这些底渣何去何从?」
张丽善进一步说,云林垃圾问题已长达10年,现阶段环保署只能协调各县市帮忙代烧外,几乎没任何作为;而根据环保署及相关专家学者建议,重启林内焚化厂是最符合行政程序、经济效益以及法侓规范,也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云林县的垃圾问题,「为何云林县政府置若罔闻,只为政党意识型态,罔顾云林县民的权益以及健康环保问题?」
张丽善接着强调,云林不是二等公民,县府不能把垃圾问题丢给乡镇市公所,另外,环保署也应该硬起来,善尽中央政府应尽责任,若连最基本的垃圾问题都无法处理,这个政府简直是「失能政府」。
许淑华则说,10几年前环保署有一县市一焚化炉政策,主要目的就是自己县内垃圾自己处理,但目前全国包含新竹县、花莲县等没有设置焚化炉;南投县垃圾原规划就近在林内焚化炉焚化,但林内焚化炉却一直没有启用,导致云林垃圾也必须外运处理。
她指出,现在云林县面临的问题,就是垃圾烧完的底渣,必须运回自己的县市处理,「这点可以认同」,但若是要将多的底渣也载回,环保署应检讨这样的法规是否不合理,更不能放任县市订定这样的法规,并应尽到协调工作,林内焚化炉后续发展也必须加以考量。
对此,环保署环境督察总队副总队长林左祥回应,焚化炉每年都会有1至2次岁修,期间若各县市有暂置垃圾,环保署都尽力协调其他县市处理;而台北、高雄要求以处理1吨垃圾、回应1.8吨底渣产品之互惠方式合作,至于此比例是否合理,环保署也听到各方意见,已依最新修正的废弃物清理法赋予权责,将就垃圾如何收费、调度方式与条件等积极拟定调度办法明确规范,未来也会依相关办法办理。
林左祥接着说,林内焚化炉因环评被最高法院撤销,未来是否要启用焚化炉,必须重启并通过环评后,才有可能评估。他也呼吁,不管是垃圾或底渣处理,都需要县市政府、地方公所与民众共同努力,让问题能获得妥善解决,而环保署除邀请大家响应垃圾减量,也请云林县政府提出自主性多元化垃圾处理方案,环保署将尽力予以协助。
他还说,在底渣部分,也盼云林县在6月底前提出再利用计划,会依相关规划内容,找其他县市协商助云林县处理垃圾,盼以比较缓冲方式,不要马上以1吨垃圾回1.8吨方式处理,「环保署会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