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进军高雄 扩大AI超级电脑!「高雄AI产业链」地图曝

▲黄仁勋。(图/记者黄国霖摄)

记者施怡妏/综合报导

NVIDIA辉达创办人兼执行长黄仁勋来台掀起旋风,近日亲自到访鸿海集团(2317)旗下鸿佰科技展位,和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相见欢,双方宣布以「超级晶片」GB200伺服器为核心,将在高雄建置先进算力中心,不过,高雄能成为AI重镇吗?粉专「高雄好过日」绘出高雄AI产业链,让大家更了解高雄的优势。

粉专「高雄好过日」发文,黄仁勋在台演讲引发热烈讨论,点名的数十家供应链厂商,也成为另类股市明牌。事实上,近年高雄受惠于南台湾半导体S廊带成型,半导体产业投资额超过2兆,也让高雄找到产业转型契机,也绘制出高雄AI产业链。

北高雄的楠梓和左营区,有着楠梓科技产业园区的日月光,主要专注于先进封装、测试;另外,楠梓产业园区兴建中的台积电,规划了2奈米先进制程1-3厂,预料再扩充。此外,光宝科的研发中心也位于楠梓产业园区。

北高雄还有生态园区站一功的艾司摩尔(ASML)办公大楼,该公司将在高雄设立办公室。此外,中山大学西子湾校区的工学院和半导体学院,以及规划在旧左营国中和公教人力发展中心的阳明交大、清大半导体和AI产业研究所硕博班,也都位于北高雄。

南高雄的亚湾区,则有设立5GAIoT研发中心的仁宝,以及设立研发办公室的纬创。前镇科技产业园区的厂房正在建设高雄研发中心总部,而高软鸿海大楼的鸿海,则专攻伺服器和云服务。驳二仓库设有软体研发中心。

高软鸿海大楼内还设有辉达NVIDIA的机房,内有超级电脑Taipei 1,据说未来将扩充为研发中心。园区内还有专攻电脑视觉人工智慧的鑫蕴林科等公司。

不过,粉专指出,目前高雄在IC设计和软体应用方面的产业炼仍然相对薄弱。虽然最近有信骅科技和Skymizer等公司宣布投资高雄,但与北部相比,高雄仍然缺乏由技术、人才和资金构成的新创生态系,因此难以诞生相关产业的新公司。未来,高雄要在这个世代的AI产业转型中有更重要地位,就需要拥有技术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只吸引成熟的公司来高雄开设产线与分公司。

本文获「高雄好过日」授权提供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