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歲月】吳淑惠/沙蛤

沙蛤。图/韦帆

女儿带我到彰化邻海的芳苑乡小旅行,见到一位老婆婆叫卖「白饶仔」。在我出生的福建晋江衙口镇沿海也有出产这种贝类,家乡称之为「沙蛤」,壳比白饶仔薄一些,味道却一样鲜美,颜色形状则像海瓜子。

童年时,沙蛤救活了许多村民,包括我和妈妈。

家乡是侨乡,成年男子都离乡背井到南洋群岛谋生。父亲在我九岁时去了菲律宾,二十岁回家成亲,又只身前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太平洋周边国家陷入战争的漩涡,离乡者断了音信和外汇;家乡土地贫瘠,全是丘陵地,沿海的老弱妇孺只能靠着屋旁或溪岸边的畸零地种些许地瓜、花生和菜蔬。我在抗战时出生,童年都是吃地瓜及地瓜干,生活很窘迫。

每年农历五、六月间,午后海水退潮,流沙细白,自然天成的细沙像一弯玉带镶嵌在衙口村旁。此时在离海岸很远的白沙滩,会出现大量沙蛤,母亲带着我跟随乡人用竹耙翻沙,将翻出的沙蛤用麻布袋装着,沉甸甸地扛回家。

但当海水涨潮时,浪涛来势汹涌,必须飞奔上岸,否则会灭顶。很像一场数千人慌张的跑浪潮。

沙蛤的黄色肚肉粒粒肥美,除了新鲜料理还可煮了剥肉晒干,这是上苍赐给住在沿海老百姓的食物,每年有两个月可填家乡人的肚腹。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长达八年,人们常常处在饥饿的状态。

战争结束后,存活的乡亲陆续回国探亲,父亲也千里迢迢返家,目睹家乡惨状,心里非常难过,住了不到一个月又快速回菲律宾,拚命工作赚钱,每月薪饷二十圆金圆券全寄回家。这二十圆在家乡是好大的一笔钱,当时买仰光进口的大米,两圆就有一大麻布袋一百公斤白米。

家乡银信局的人骑着自行车,还没进村就刻意让铃声沿途作响,我住村口,常是第一个报马仔,探听谁家有寄外汇,立刻引路去报喜。新钞票,香香的,有红色图案,好像我们现今的一百元新台币。

战后六、七十年来,太平洋无战事,遍地欣欣向荣、经济繁荣,我也定居在没有战乱的台湾;今日在芳苑乡见到的老婆婆,脸上一片恬静,想来她应是连去扒白饶仔都不慌不忙吧?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我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