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来袭 冲击经济产出

身为印度粮仓的北部与中部地区,预料本周将出现摄氏48度的高温。图/路透

2050年气候变迁冲击全球GDP估计

国际信评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日前公布最新报告预测,气候变迁恐导致2050年前全球每年经济产出损失4%,其中以贫穷国家承受的冲击最大。

标普在报告里试图评估气候变迁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例如海平面上升与日益频繁的热浪、干旱与风暴等极端气候事件会带来何种冲击。该报告调查对象涵盖135国。

标普的基本假设是:各国政府大致维持现状,并未推出新的气候重大政策,也就是科学家定义的「RCP 4.5情境」。

在此情况下,中低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毛额(GDP)平均损失将是富国的3.6倍。

从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与斯里兰卡遭遇野火、洪水、风暴与缺水的曝险程度推算,南亚GDP可能下滑10%~18%,跌幅约是北美的三倍、欧洲(受气候变迁影响最小的区域)的十倍。

中亚、中东、北非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区,同样面临经济重大损失风险。东亚与太平洋国家曝险程度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近,但对于前者经济造成威胁的主要是洪水与风暴,而非热浪与干旱。

标普分析师席弗阿雷瓦洛(Roberto Sifon-Arevalo)表示:「这是全球须共同面对的议题,国际社会必须伸出援手帮助许多穷国。」

其中,赤道附近与小岛国家恐面临最大风险。与依赖服务业的国家相比,以农立国的经济体承受的气候变迁冲击恐怕更大。

对于多数国家而言,遭遇气候变迁事件的风险与损失早已攀升。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估计,过去十年来,光是风暴、野火与洪水这三类气候事件,每年就对全球GDP造成0.3%的损失。

世界气象组织(WMO)估计,过去50年来,全球每天至少会有一个地方遭遇到气候灾难,导致每日平均115人死亡、灾损超过2.0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