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 追随侠客的足迹浪迹天涯
你也许还在鼓励自己这次一定要放下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也许还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完成环游中国的壮举...然而说起旅行这件事,古代的文人墨客要比现代人潇洒得多。尽管那时山川险恶、交通不畅、气候恶劣、匪盗横出,但依然抵挡不住他们远走他乡、游山玩水、寄情于景的浪漫决心。一个人、一匹马或一头驴,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最早期、最资深的“驴友”称号,非这些文豪莫属。
许多文人因一篇游记散文而傲视文坛,其经典作品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传统思想。古代的游记,从内容来讲,真实与虚幻相结合,以描写、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其中还必定会加入作者的情感表达或思想认识;从形式来讲,可分为赋、书、序、记等。
那么,古代有哪些潇洒侠客,他们又游历了祖国的哪些大好河川呢?本站旅游《百态中国行》,邀你携态度上路,追随侠客的足迹浪迹天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可以说是旅行的疯狂爱好者,他一生漂泊27年,登上80多座山,跨越18个省。现存的九百多首诗中,有一半是在其漫游期间所作,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自然山水给了李白无限灵感,他爱山,形容自己“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也曾写下“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也爱水,光是写到长江的诗就有120多首。李白笔下的山水,总有一种壮美瑰丽的美感、与大好山河融为一体的气魄。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李白初次离开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旅游诗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在他的诗中,已不再是对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画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以吸引游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是中国古代的旅游家。他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旅游上,在旅游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文。他在描述奇山异水、优美景色的同时,也将“形于当行,止于当止,人生本位无法超越”这样的人生道理,体现在其诗文中。除此之外,他还热衷于探险,可以说他是古代攀岩运动的先行者。谢灵运创作的山水诗文流传后世,促进了中国旅游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旅游遗产。
《从筋竹涧越岭溪行》
“呜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所得遗。
这首诗据说是谢灵运在南朝刘宋元嘉二年,时任永嘉郡守,在雁荡山游历,从筋竹涧进入的所见所闻。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素以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胜门和凝翠碧潭扬名海内外,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
徐霞客(1587—1641),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中华历史文化名人。2011年,国务院将现存《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徐霞客始游太湖,开启考察之旅,历三十馀年,足迹遍及明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市自治区。
《徐霞客游记》之《粤西游日记四》片段
十一日 早闻雨声,余甚恐为行路之阻。及起,则霁色渐开。至晚,饯余于署后山亭。月色皎然,松影零乱,如濯冰壶,为之醉饮。
十二日 日色甚丽。自至三里,始见此竟日之晴朗。是日陆公自饯余,且以厚赆为馈,并马牌荐书相畀,极缱绻之意,且订久要焉。何意天末得此知己,岂非虞仲翔之所为开颐者乎?
明崇祯九年(1636),徐霞客从家乡——江阴马镇南旸岐胜水桥出发,开始西南万里遐征。于崇祯十年(1637)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抵达上林,次年二月十三日离开,进行了历时54天的考察,留下14000多字日记,为后人研究上林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可以说上林是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之一。
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隶属南宁市,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上林属喀斯特岩溶地貌,素有“小桂林”之称,境内高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第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