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胗真面目曝光 这部位竟是中药 能消胀气、治肾虚
中医师张鸿铭指出,鸡胗内壁又称作「鸡内金」,是常见的中药材,能帮助消胀气、治肾虚。(示意图/达志影像)
在卤味或黑白切中,鸡胗是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中医师张宏铭指出,鸡胗其实就是鸡的胃,又称作「砂囊」,而砂囊内壁则称作「鸡内金」,是一种中药材,不但能改善消化不良等肠胃道问题,搭配覆盆子还有助改善男性肾虚、女性更年期后频尿的问题。
张宏铭在脸书粉专指出,鸡内金的中药归经为脾、胃、小肠、膀胱经,主要应用在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改善;临床上,由于鸡内金有消食化积的作用,所以可以健运脾胃、改善消化不良,以及长辈跟小孩的习惯性肚子胀气等问题。除此之外,跟覆盆子结合还能帮助治疗男性肾虚、遗精、夜尿,和女性更年期后频尿的状况。
张宏铭表示,有些书籍记载鸡内金也能治疗结石,但他认为要视患者的结石大小、具体位置,再配合西医的检查,才能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以免结石情况恶化,变得更加严重,导致后续治疗的困难度提升。
除了鸡胗以外,台湾人也非常爱吃其他动物内脏,营养师高敏敏就曾替大家揭晓这些美味食材的「真面目」,像是能养颜美容的雪蛤,竟是蛙科怀卵成熟期的输卵管,最常见的大肠头,则是猪的肛门括约肌;猪小肚是猪的膀胱;粉肠是猪的十二指肠;生肠是母猪的输卵管与子宫;脆肠是猪的内动脉血管;平常吃的海胆则是海胆的生殖腺,也就是精巢或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