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高调给老师送"不作为"锦旗?

(原标题家长高调老师送不作为锦旗?发泄情绪的“叫板”只会激化矛盾 )

作业完成不好,叫家长;字写得不好,还要叫家长”……近日,网传一段江苏徐州一家长众目睽睽下“公然”给老师送锦旗的视频总结起来就是“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视频中,该家长诉苦道:“如果我们家长什么都做的话,还要你们老师做什么”。目前据最新报道,徐州市教育局对此回应表示,该视频内容纯属虚构,造谣传谣。徐州市教育局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但对于此类家长“叫板”学校和老师的行为,却引发了网络热议

最近一段时间来,围绕孩子作业、成绩问题,家长直接“叫板”教师情况越来越多,有家长宣布退群,有家长质疑教师布置作业为何不写在黑板上,一定要发到手机上。然而,这能解决问题、让家校关系回归正常吗?跳出此事来看,当前出现的家校矛盾根本原因在于,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之下,学校老师和家长关注的多是孩子的成绩,如果不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家长对教师的一些“叫板”行为不过是情绪发泄,反而激化了矛盾。而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很可能会更不淡定。

无论如何,我并不赞成类似的“叫板”做法,幸好据目前进展来看此事系虚构。一些过激的“叫板”行为可能看上去“很爽”,可以发出一直积累的怨气,但这无疑把教师和家长推向了对立面。培养孩子健康成长,需要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家校矛盾增加,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需要反思的是,不少中小学一直在强调家校合作、家校共育,但为何合作和共育会走到这一步?不能忽略的是,在有些地方,“家校共育”变为了“家校共教”。“共育”是家校各司其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共育”中,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知识教育(智育)的主体,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则是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包括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等。但现今有些家校合作却是“共教”,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围绕知识教育转,这样的家庭教育变为了学校教育的附庸,家长则变为校外作业辅导员、批改员。这种“共教”模式,不但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增加家长的压力与焦虑。对于学校老师动辄因作业、成绩不好问题去吩咐家长,家长颇为无奈,而教师们则认为,要提高学生成绩,家长必须亲自投入精力抓孩子成绩。

针对“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一些学校老师布置家长批改辅导学生作业的问题,我国国家层面已经发布相关禁令,明确杜绝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也已有多省出台相关规定,但执行相关规定,存在现实阻力。一个阻力来自地方教育部门客观而言,家校“共教”模式直接服务考试升学)成绩,如果地方教育部门把考试(升学)成绩作为教育政绩,可能就会继续支持这种模式,纵容学校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的做法。

另一个阻力则来自家长,不要看有一些家长反对教师布置家长作业,就以为所有家长都反对。事实上,还有家长甚至要求学校给学生布置更多作业,认为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当学校老师减少作业,或者不告诉家长孩子学习成绩情况、完成作业情况时,便又有家长质疑教师不负责任。现实中不乏出现那些责怪教师布置作业的家长,反而被边缘化。一种论调可以体现这种思维的落差,“父母都不对孩子作业、成绩负责,谁会对你孩子负责?”

因此,要重构“家校共育”模式,就需要地方教育部门依法治教,形成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不能片面用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考核学校办学与教师教育教学。同时,要切实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家长形成健康的育儿观,不只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成绩,而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