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退群很无奈!安静的家长群对家长和老师都是福音

作者杨三喜(澎湃特约评论员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近日,江苏一名家长发视频“怒吼”。他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自己承担了老师的责任,“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因说出了很多家长的痛处,视频很快火了。

发布通知、布置作业、上传作业视频……家长群里“正常”的信息轰炸,就足以让家长们压力山大;部分家长在群里“拍马”“争宠”“炫富”,争吵乃至约架等迷惑行为,更让人不堪其扰,又无可奈何。

本是为了方便沟通的家长群,却成了催生家校矛盾和家长焦虑的源头前段时间浙江一所学校要求家长“自愿”参加学校大扫除。一位家长没看到群通知,未参加,被老师要求面谈,并被指责不尊重集体和老师。另一家长没有回复家长群消息,被老师点名提醒,在家长会上一度情绪崩溃。此前,学校在家长群发通知,要求家长到学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之类的事,也时有发生

这些“茶壶里的风波”,不断刷新公众对家长群的认知,也不断伤害和撕裂着家校关系,成为教育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前,太原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这一消息迅速上了热搜。

其实,不少地方早就出台过类似规定,且每次都会引发网友热议。在微博上,“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的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了4亿。可以说,家长苦家长群久矣!

家长群的异化根源是家校关系扭曲,家校责任错位

在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职责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异化的家长群中,老师把很多属于自己的责任转嫁给了家长,让家长不堪重负。这背后的逻辑在于,一些老师把育人的责任转换成唯我独尊的权力,大搞一言堂,享受着一呼百应、阿谀奉承的感觉。家长一个不到位,轻则点评批评、公开示众,重则开除“群籍”。

敢于“怒而退群”的家长毕竟是少数。因为在权力不对等的家校关系中,孩子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人质”。家长们作出任何举动,都要考虑到一旦自己得罪了老师,孩子可能要被“穿小鞋”。

让家长群静下来,回归服务老师与家长的定位,立规矩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让老师和家长明白家长群的定位,知道应该通过家长群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除了必要的沟通,平时不妨就让它“凉着”。更重要的是,这些规矩能否得到落实。如果无法落实,该如改进,又该由谁来监督。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必要的监管,更需要老师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家长,遵守家校边界

这不仅是为了家长,也是为了老师自己。因为一个“变味”的家长群,往往也会反噬老师群体。有老师感慨,有了家长群之后,时刻都是家长会。一个安静、清爽的家长群,对家长来说是福音;对老师来说,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干扰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