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首飞机型采用3D列印技术 设计师:与大黄蜂同级
中国大陆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歼-15总设计师孙聪日前接受专访表示,大陆第一代舰载机歼-15作战半径达1000公里以上,多项参数均已达到世界现役使用的第三代舰载机的同级水准,载弹量、作战半径、机动性等与美国「大黄蜂」基本接近。
《新华社》报导,绰号为「飞鲨」的歼-15是一款重型双发舰载歼击机,采用国产WS-10发动机,于2009年8月31日试飞成功,孙聪2日受访指出,「歼-15在火控雷达、制导导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作战软体方面,歼-15的电子对抗能力等还需要提高。」
报导表示,2012年10月至11月首飞成功的机型,广泛使用3D列印技术制造钛合金的主承力部分,包括整个前起落架。孙聪也透露,钛合金和M100钢的3D列印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已广泛用于新机设计试制过程。
报导指出,3D印表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快速成型装置,可以把电脑上的蓝图变成实物,在成本、速度和精确度上都远胜于传统制造技术,是制造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