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达利「超现实」遗作大展在台北
简秀枝》达利「超现实」遗作大展在台北。(照片来源:天才达利展海报截图)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
一、前言
「我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我和人类的唯一区别,在于我是疯子」这是超现实艺术家达利的自我介绍,些许诡谲,但一针见血。
他的创造力,来自于对于艺术、科学、哲学的深刻的理解,持续不断的找寻事实中的现实,并「超越」现实。而他的超现实想像,并非凭空而出,在无数的实验与钻研中。
今(2022)年最特殊的国际大展「疯癫・梦境・神曲-天才达利展」,在中正纪念堂2、3展厅举行,跨年当天下午举办开幕仪式,元旦起正式对外开放,这是2012年以来,睽违9年的达利遗作的再现,深受瞩目。
本次展出的作品,悉数来自西班牙达利戏剧博物馆,百幅作品真迹,总价超过新台币27亿元,展览跨度,从青少年的启蒙时期,到老年对自身宗教观的作品诠释,以及他对科学发展的好奇、对舞台剧设计的迷恋,相当完整,就在跨年当天正式开幕。
因为艺术家是国际重要艺术学派,够大牌,个人辨识度也高,展品内容丰富,布展也很用心,为今年的漫长年假,为国人增添了充电、审美好去处。
去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镇院三宝》大展,轰动一时。北师美术馆《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展览,又因《甘露水》失而复得,加入展览,带来闪烁艺光,发人深省,具有美术史与现、当代文化价值。好展览相继不远,一趟路,可以看足,看够,满载而归。
二、2022年台北达利展五大亮点
A、《神曲》系列百幅作品聚集
《神曲》(Divina Commedia)达利最知名的系列作品,灵感来自文艺复兴重要推手、义大利诗人但丁所创作的《神曲》,包含「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透过生动有画面感,又寓意深远的诗句,构筑出人间之外的世界观,启发许多文学影视作者,参考《神曲》对于天堂、地狱进行描写。
达利也不例外,他花费近10年的时间,研究但丁诗篇,以他的独特视角,畅游在诗句之中,因此创作了上百幅作品,诠释天堂与地狱,一气呵成,也全部在台北展出。
B、经典「软时钟」符号现身
堪称达利另一个代表性符号作品,是1931年创作完成的《记忆的永恒》,也叫《融化的时钟》或《软钟》。
据说该灵感,来自于卡门贝尔起司,既柔软又奢华,独立、怪癖、偏执,一以贯之。观众可以从台北场展览中,从《寻找第四度空间》以及《膨胀-50种魔术绘画秘诀》等作品,感受达利魅力。
C、达利临摹名画溯源重现
达利生前非常仰慕维拉斯盖兹 (Diego Velazquez) 与维梅尔 (Vermeer van Delft) 两位艺术家。拉斯盖兹是西班牙文艺复兴后期的重要艺术家,他的作品《侍女》是艺术史上,成就极高,无论在构图、光影、人物描绘,极受到肯定。维梅尔是画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知名艺术家,观众可以在展览中,透过达利临摹与重新诠释,欣赏到世纪绘画大师的经典名作。
D、达利X迪士尼动画短片
达利也曾与迪士尼公司,联名合作推出动画短片《命运》(Destino),叙述了古希腊神话的时间之神柯罗诺(Chronos)与一名凡间女子坠入爱河的故事,该片曾获得201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在这次的展览中,《命运》在台首映。
E、重现经典「梅维斯厅」现场
除了画作,这回展厅设计,别出心裁,特别授权重制西班牙达利戏剧博物馆定点装置,例如,「梅维斯厅 Mae West room」、「倒映画装置 Le Crane」⋯等,作品,让观众更完整享受天才达利,对于艺术装置创作,无与伦比的魅力所在。
三、达利的价值
达利(Dali ,1904 ~ 1989 ),是著名西班牙王国加泰隆尼亚画家,是位具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与梦相关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让他一泡而红。
同时,也有人把当作与毕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和米罗(胡安·米罗(Joan Miró ,1893-1983)一同被认为是西班牙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位画家,不但让西班牙朝野引以为傲,更影响举世艺术发展深远。
如同这次时艺团队在宣传资料上,言简意赅地指出,达利代表整个艺术界中某个概念的顶点,他呈现个人作品与个人特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同步发展,并与他们合而为一体。达利就像一台无以伦比的机器,在想像中,结合思维与创意。
他开创了独特的图像与文学意象,发展出具个人色彩的标志,为他生活的时代,以及21世纪的人们,提供了集体想像的空间。达利在作品中,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卓越绘图天赋,以及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思维,兼容并蓄,反刍展现。
独特绘画才能之外,达利的绘画艺术,与电影、雕塑和摄影艺术接轨,与影像艺术家的丰富合作,塑造极具个性,又能得到认可的作品风格,这种风格,十分振奋人心。
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正式加封达剩为普波尔侯爵,备极尊荣。
四、达利艺术
达利承认自己表现了一种梦境与幻觉,有如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境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幻觉,他们像弗洛伊德一样,去探索精神病患者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与行动,是潜意识世界的真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
对于超现实主义画家来说,这是些至为珍贵的素材,因此,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过度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以及以象征手段,结合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读他的画,人们既看懂所有细节,从整体上,又感到荒谬恐怖,违反逻辑,怪诞而神秘。
达利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影响最大,持续时间也最长。不仅他的画,还有他的文章、口才、行动,以及他的打扮,都无不在宣传他的「超现实主义」。
达利在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想像力上,可以说超越了他们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群体,有些作品除了传达无理性、疯狂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哲学观外,有时还反映着人们的时髦心态。
达利赞成人应该培养真正的幻想,像临床的妄想狂一样,而受理性控制的人的精神背后,仍保留有一些剩余意识。这些剩余意识使人处在静态之中。
他偏爱的幻觉形象常常被不断重复,如带有许多半开的抽屉的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体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以及物体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等等。
同时达利的艺术创作,被指出与当时的科学发现有关。西班牙巴塞隆纳的两位大学教授埃利纳·冈蒂奥拉(Elena Guardiola)和约瑟厄・贝诺斯(Josep-E.Banos)曾指出:「达利对科学极感兴趣。1930年代,他集中在双重影像与幻觉的兴趣。1940年代他转向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并于1945年后开始了他的核物理或原子物理时期和核神秘主义时期;在1955年至1978年这段时间,他的作品深深地受到遗传学,特别是DNA及其结构的影响。」
五、达利的背景
A、死去哥哥的附身、转世
达利(1904-1989)出生在西班牙巴塞隆纳旁,叫费格拉斯(Figueres)的小镇。达利有3个手足,哥哥大他3岁,在他出生9个月大时,死于肠胃炎,这对达利的世界观影响很大,包括人格危机,导致他一度认为自己是死去的哥哥的复制品。
达利父亲是名中产阶级律师和公证员,对达利非常严厉,达利5岁时,父母把达利带到哥哥坟前,告诉他,他是哥哥的转世,达利相信了那样的说法。
达利父亲对于他唯一的儿女,掌控欲很强,达利参与超现实主义活动,达利娶妻,父亲都表达过强烈不满,但达利不为所惧,还是一意孤行,把父亲的威严,抛诸脑后。
达利还有一个小他3岁的妹妹,曾为他出传记书,算是他身处矛盾、冲突连连的家庭避风港。1921年2月,达利的母亲死于乳腺癌。当时达利年仅16岁,母亲的去世,是他早年岁月的重大的打击。
达利父亲后来续弦,娶了母亲的亲妹妹为妻,达利基于对阿姨的敬爱,没有抗议父亲再婚,看似前衞的达利,在情感上,其实是传统保守的。
B、雷蒙・皮乔特引路,走上艺术
与艺术的源起,在1916年,达利与家人在卡达克斯的旅行中,首度了解当代艺术,他认识了雷蒙・皮乔特(Ramon Pichot)一家。
拉蒙是一名当地艺术家,常常到访当时的艺术之都巴黎。在雷蒙的建议之下,达利父亲把达利送到胡安·努涅兹的绘画课上学习。第二年,他父亲就在家中用达利的炭笔画作品,举办了一次画展,算是初试啼声。
1919年,年仅14岁的达利,分别在菲盖拉斯市政歌剧院和巴塞隆纳,参加了当地艺术家联展,后者由巴塞隆纳大学校长亲自为他颁奖。
当达利就读于拉蒙・蒙坦内尔学院7年级时,与几个朋友一同编辑了杂志《本科》。杂志中包含插画,诗歌和一系列关于戈雅、委拉斯开兹和李奥纳多・达文西等画家的文章,对他带来思想与创作上的启发。
所以,达利早期的作品,以反应童年生活为主,例如,亲朋好友、家乡风景等。这回展览,就安排了2幅达利早期作品,一幅是创作于1919年的《达卡克斯港口》,另一幅是《大提琴家理查・毕邱Richard Pinchot》,都是达利早年熟悉的场景,以及非常麻吉的老朋友,说明了达利的创作源起,以及他怀旧性格。
1922年,达利离开了著名的马德里学生公寓,开始了在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的学习。身高1米72的达利,留着长发,和连鬓胡子,一副19世纪晚期,英国社交界的打扮,凭借怪诞风格,和花花公子般的行径,很快抓住外界眼光。
然而,真正让达利名声鹊起的是他的绘画,他在绘画中,探索立体主义,并吸引了后来成为西班牙艺术界杰出人物的注意,比如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路易斯・布努埃尔、荷西・贝罗(José Bello)。
当时的达利,其实并不完全理解立体主义的原则,他的理论源泉,仅限于出版物刊登的文章,和毕肖特给他的一本目录,因为当时在马德里并没有立体主义画家。
1924年,还没有出名的达利,首次为一本书做了插画,那是一本加泰隆尼亚语诗集《里尔的巫婆》,作者是达利在公寓里的一个朋友,诗人卡洛斯・发杰斯・德・克里蒙特。
达利很快熟悉了达达主义,并在后来的艺术生涯中影响巨大,在公寓的日子里,达利还与年轻的洛尔卡交往深厚,但这段交情,最后以达利拒绝了这位诗人的示爱而告终。
1926年,在期末考试前不久,达利因煽动学生闹事而被暂令停学而被学院开除。他绘画技巧成熟,通过1926年完成的《面包篮(The Basket of Bread)》,可见一斑。
同年,达利第一次去了巴黎,在那里结识了令他深深敬佩的毕卡索。当时毕卡索已经从祖安・米罗那里听到很多关于达利的赞誉。在随后几年达利发展个人风格时,他的作品深受毕卡索和米罗的影响。
早在1920年代,一些贯穿达利一生作品的风格就已经初现端倪。他从各种画风中汲取营养,从古典学院派到最具开创性的先锋派。古典派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拉斐尔,布龙齐诺,苏巴朗,弗美尔,当然还有委拉斯开兹。达利有时在不同作品中,分别使用传统和当代绘画技法,有时又在一幅作品中,将二者融为一体。
1927年,达利参加了「伊比利亚艺术家协会」,从那时起开始在马德里,达尔玛等地的画廊举办画展,他在巴塞隆纳举办的画展,吸引了社会上极大的注意力,被当时人们认作新一代画家中最有前途的天才之一,然而,人们对他的关注,毁誉参半,有赞美也有争议和批评。
在这一时期,达利模仿大师委拉斯开兹蓄了显眼的翘胡子,这成为日后他个人特征中的一部分。
C、达利的枕边人
1929年8月,25岁的达利,从巴黎来到家乡西班牙度假,结识了比他大10岁的俄罗斯女孩爱莲娜・伊万诺瓦・迪亚克诺瓦(Helena Diakonova,1894-1982),即加拉・艾略华特・达利,是他未来的妻子,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缪斯」。
卡拉比达利大10岁,是多位艺术家的缪斯女神,当时她已婚,丈夫是法国诗人,超现实主义运动发起人之一保尔・艾吕雅(Paul Éluard ,1895-1952),他们还育有一女瑟希・艾劳(Cécile Éluard,1918-2016)。
两位才子同时爱上一个缪斯,其实是件痛苦的事。尽管保尔・艾吕雅才华横溢,妙笔生花,但他对金钱的鄙夷和不屑一顾,令加拉头痛不已,她尝尽了没有金钱而又必须活下去的滋味,所以,尽管他们还有一万个相爱的理由,可以延续婚姻下去,但却逃不出金钱樊篱。
当保尔・艾吕雅还在苦苦等待加拉,回心转意,给他回眸一撇时,达利及时用画笔,把加拉的青春和所有情爱,都封存在了一张张画布上。度假结束后,卡拉没有回到巴黎,从此在达利身边,陪伴了他一生一世。达利崇拜卡拉,视她为圣母化身。
在他的画里,激情的描绘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在达利晚年所画的宗教主题画中,他毫不掩饰地把卡拉画成圣母,也画出了卡拉在他心目中的「超现实」形象。
1982年加拉以88岁高龄去世后,达利失去了灵感的缪斯,完全失去生活热情,数度传出自杀消息,寞落过残生,也从此停止创作。1989年达利以85岁之龄过世,晚了加拉7年。
六、后记
「疯癫、梦境、神曲-天才达利展」展期,从今年元旦至4月13日,因为台北目前展览场地阙如,只能窝居在中正纪念堂一楼的2、3展厅,对这样一位国际重量级艺术家,只能选择在那样龙蛇杂处的非专业场地,实在值得文化部检讨改进。
目前台北故宫文献大楼整修中;史博馆己整修3年,还是进行式,何时开馆遥遥无期,而国父纪念馆、台北巿立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馆,都有属性分众及馆方规划。「时艺」和「联合」两个具备30多年国际展口碑和经历的团队,仿佛像被废了武功的战将,目前台北只有中正纪念堂的展场可展,而中正纪念堂展览厅,有如高级菜市场,吵杂又简陋,安排国际艺术展覧,实在太寒酸。
疫情持续,国人出国看展览的机会,还要后延,如果文化部能协助释出适合专业国际大展的场地,当是全民之福。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天才达利展海报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