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汤玛斯.鲁夫影像创作大变法

简秀枝》汤玛斯.鲁夫影像创作大变法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继去年在国美馆展出《中国样板画》毛泽东大影像之后,汤玛斯.鲁夫(Thomas Ruff,1958-)推出新作「d.o.pe系列」,以感知概念,分形图案,打印在工业地毯上,传达数位之美。

这个从头到尾不使用摄影镜头的影像作品,透过工业地毯,呈现厚实饱满量体,而希腊女神克洛伊等高度细致和色泽旺盛的北方文艺复兴风格,若隐若现,让汤玛斯.鲁夫再一次成功颠覆影像创作,为疫后重生,带来温暖与希望。

在疫情流感化之后,汤玛斯.鲁夫9月15日亲自出席在纽约卓纳画廊的开幕典礼,也接受大卫.卓纳家宴款待。

去年3月国美馆「汤玛斯‧ 鲁夫― 影像之后 1989-2020 摄影作品展」时,因为疫情严峻,落地隔离检疫时间过长,无法亲自来台参加开幕仪式以及相关研讨会,汤玛斯.鲁夫深深觉得可惜,不过他感谢典藏在王道银行演艺厅,所举办的国际连线视讯会议,让他远距分享创作上的喜悦心情。

自诩在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的汤玛斯‧ 鲁夫,以「d.o.pe系列」作为2022年的礼献。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 于 1954 年出版的自传体《知觉之门The Doors of Perception》是汤玛斯‧ 鲁夫新系列发想的开始,而耶罗尼米斯.波希 (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和 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 ,1470-1528)等艺术家的高度细致和旺盛的北方文艺复兴风格,也给他过程中的转译智慧。

汤玛斯.鲁夫说,在十几岁时,曾在实验中,看到许多重复结构,那些结构,提供了一个可以让思想游走的感官环境,这个记忆,让他酝酿出 《d.o.pe 》系列,突出了视觉和观看的纯粹乐趣,表现出他想像的模式,于是使用丝绒地毯,作为支撑物,强化了这一点。

最初,汤玛斯.鲁夫将图像打印在相纸上,相纸的光滑、平坦的表面,让他失望,于是尝试包括锦织丝材、油画帆布,但都不够理想,最后转向了一种新的创作技术,能够将高解析度的详细饱和图像,打印到地毯的纹理表面上,果然让他眼睛发亮,惊喜不已,尤其可以直接挂在墙上,使图像充满了物理性的存在感,以及触觉的亮质感。

取名为《d.o.pe》 系列作品,可以拥有丰富的质地、绚丽的色彩,有机增长的质量,仿佛唤起了古往今来的丰盈与光彩。

汤玛斯.鲁夫也透露他创作上的几个参考点,包括希腊女神克洛伊,以她对花朵形体色彩的影响力,耶罗尼米斯.波希 (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和 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 ,1470-1528)等艺术家笔下的高度细致和旺盛的北方文艺复兴风采。

尤其是耶罗尼米斯.波希 (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 的《人间乐园》(1490-1500),该画作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艺术家,融合现实想像力,创造自我风格。

至于什么是感知,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为我们对外界的感官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

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

在该文章中,赫胥黎详细介绍了他对改变思维的药物的实验,最终通过人工手段,来思考扩大意识。赫胥黎的概念,正扩展了汤玛斯.鲁夫对于人类感知的持续探索,以及他对创建数位图像的兴趣,虽然那些图像,是人工构建的,但似乎也有一种水到渠成、自然天成、有机衍生的效果。

综观汤玛斯.鲁夫一路创作以来,对「摄影语法」的全面探究,不仅说明了他的创作题材多元;还说明了他用于制作系列的技术、手段,极富变化,层出不穷;从传统像机的的陈年设备,到最先进的电脑模拟器,几乎涵盖了影像的所有领域。

汤玛斯.鲁夫在开幕的展览中,以艺术家用专门的软件程序生成,并打印在工业地毯上的分形图案为特色,预示着他对数位之美,以及视觉表达的无止境追求。

汤玛斯.鲁夫第一次意识到「分形」,是法国数学家 Benoît Mandelbrot 于 1975 年引入的一个术语,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与他对数学现象可视化的长期兴趣有关。

在分形图案中,既可以从数学上推导出来,也可以自然发生,一个抽象的图案被无限重复,以至于它在许多不同的尺度上,都是自相似的。

形式上,这些主题,让人想起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盛行的迷幻艺术和意象,在汤玛斯.鲁夫的青春期,通过专辑封面和其他形成经历,作为一个黑森林中的少年,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联结,正因为该种图像,集中在一种扩展的感知概念上。

汤玛斯.鲁夫最初想在他的作品中,加入分形,当时他开始探索系列中的数位图像的像素化,例如始于 1999 年《裸体》系列和2001 年的《底层》,当时的冒险实验,因为当时的数位技术,并没有这么发达。

2008 年,当他开始研究 《zycles 》时,汤玛斯.鲁夫能够创建数位概念的图像,那是在不使用相机的情况下,制作的图像,特征曲线可视化了线性代数领域的复杂公式,叫人啧啧称奇。

多年后,汤玛斯.鲁夫在学习一种可以生成和处理该类图像的专业软件后,他又回到了分形的概念,研究、创新、实作,分享,成为汤玛斯.鲁夫不变的行迹。

今年64岁的汤玛斯.鲁夫出生在德国,1977 年至 1985 年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成为贝歇夫妇(Bernd 和 Hilla Becher)的高足,近几十年不断透过各种摄影类型,进行实验与实践,并深入研究,力求突破,包括肖像、裸体、风景和建筑摄影作品,各自成为体系,让他声名鹊起,和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托马斯.斯特鲁斯(Thomas Struth)、肯迪达.霍夫(Candida Höfer)等,成为杜塞尔多夫学派扛鼎要角,也是艺术影像创作的主流。

卓纳画廊幽默地说,他经营艺术产业已经30年,从来没有卖过地毯;与汤玛斯.鲁夫的作品合作,也有20年,这样的艺术地毯,让他自己大开眼界,更加佩服汤玛斯.鲁夫的创新精神。

这个「d.o.pe.系列」展览,从9 月 15 日至 10 月 22 日。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