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木兰撃乐剧场 蜕变转型有成

简秀枝》木兰撃乐剧场 蜕变转型有成。(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新瓶装旧酒?!跨年度年击乐剧场《木兰》首演场,令人惊艶,喝采声不绝于耳。

有一段时间,没有观赏朱宗庆打击乐团的演出,2021年12月30日《木兰》结合京剧与击队,耳熟能详的老故事,在当代跨域的共创合制下,脱胎换骨,尤其,心境内涵的探索,时间成为故事主轴,回忆丰富了章节,传统孝道、人性辉火,尽在其中。

击乐剧场「木兰」于2009年以《披京展击》十分钟曲目初试啼声,翌年跨界演出,首度初生,2013年全新改版,之后多次受邀到欧洲与俄罗斯巡演,获得热烈回响。这回在跨跃2021与2022之间,重新改编、重磅登场,方方面面都让人刮目相看。

艺术总监朱宗庆看到前晚彩牌与昨晚的成功演出,喜形于色,拉开不眠夜。半夜传来讯息「非常高兴今天一起欣赏2022《木兰》的首演场,一起共度岁末年终、迎接新的一年,很开心与大家分享!打击乐团的演出形式非常多元,欢迎之后有机会常来欣赏乐团的演出!」

朱宗庆高兴地表示,看见舞台上所有演出者全力带来的震撼演出,全场观众跟着木兰幽微的心境起伏,一同呼吸脉动,那情绪的屏息、释放,朱宗庆说,他的心中,满满的感动与激动!除了谢谢所有进场与他一同欣赏《木兰》的观众朋友;也感动团队的全力合作,尽管制作木兰相当困难、辛苦,但大家都愿意接受磨练,力求「好还要更好」的精神,倍让他珍惜与骄傲。

朱宗庆认为,击乐剧场「木兰」所开创出的全新演出型态,是30多年来,打击乐团经验累积、集大成的经验展现,这回在强烈变动的世局中,跨越时空,不但映照着后疫情时代下,表演艺术界不得不勇敢的心境,也象征下一阶段的展开。

奠定击乐剧场标竿后,《木兰》每次演出,都是抱着精益求精,核心内容与精神不变,细节面上持续打磨,追求更剔透、浓郁层次。对朱宗庆来说,戏剧、舞台、灯光、服装、多媒体等剧场元素,都是为了把击乐主体的可能性发挥极致,其中,音乐语汇的精炼,更是核心所在,影像与服装设计的翻新,更是与时俱进,呈现当代经典不断进化的积极手段。

导演李小平直指击乐剧场「木兰」展现的是朱宗庆老师热情到成熟的全见证。

对艺术工作者来说,创作一直是归零的过程。因为「不满足」,所以追求的是每一次演出,广度、深度、精度、跨度,缺一不可,他们要的是,在这个时代𥚃跨界中的经典感动。

剧场才子王孟超则说,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人人知晓,创作团队无意再敷衍故事,反而想借着丰富的撃乐和京剧程式撞击,不是去分辨雌雄,而是更在意如何爬梳出木兰的内心。

于是,王孟超安排了「虚实」大辨证,用激昂的鼓声,描绘战争的「实」,到马林巴木琴低敲细吟木兰的「虚」。满台的人物乐器,饱满充实,音乐与木兰在虚空中互道衷情。

至于如何留给满台表演者与乐器最大空间,去运动挪移外实?又同时可以有最饱满的视觉辅助内虚?王孟超说,他透过「虚实」透光的材质去勾勒大漠陵岳的线条,加上流动的平台,和空中参差垂降的巨竹,将画面作最大的切割,同时又把舞台最广空间,留给戏剧,留给音乐。

配合大块影像和灯光呼吸,希望该舞台,也能「虚实」相间地去和木兰、音乐呼应,去辨一个扑朔迷离来。

灯光设计师车克谦也呼应这样的「虚实」概念,除了思考如何运用灯光氛围营造使听众能够融入节奏音符之间,也尝试让木兰鲜明的形象,在虚实意境穿梭之中,得到应有的辅助,期待让观众可以同时享受听觉及视觉的饱和度,以及平衡感上,得到最大的满足。

多媒体设计专家王奕盛认为,木兰故事,放在当代,比过去更贴切真实。他分析,木兰在当代遇到了朱宗庆打击乐团,透过音乐与戏剧,让我们有机会进入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每一个面临抉择的瞬间,以及跨向每一个未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