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李宜锦等重现3百年前巴洛克古乐风华

简秀枝》李宜锦等重现3百年前巴洛克古乐风华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台湾在世界争光的,除了台积电的半导体产业外,奇美博物馆收藏的名琴,也是举世无双。

早在33年前的1990年,奇美企业创办人许文龙(1928-)从国际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手中,买下第一把史特拉底瓦里名琴,漫漫「建琴大业」就此展开,奇美博物馆专家多次走访欧、美,参与多场提琴拍卖会,无数次阅琴、试琴、购琴,使奇美名下的琴日益增多,也使奇美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为赞叹不已的「提琴理想国」。

根据国际名琴典藏网Cozio的统计,已经累积1千多把名琴的奇美博物馆,在私人提琴机构中的排名中,是「世界第一」。

奇美博物馆不只是提琴收藏令人叹为观止,经常出借给国内外杰出提琴家演奏,也希望在国内有系统分享国人,包括名琴展览与名琴演奏会,让更多民众能够聆赏数百年前的优美琴音,馆方规划顶级提琴音乐飨宴。

今年的主题是,英格兰瑰丽辉煌琴声,从斯图亚特到温莎王朝,李宜锦等音乐人,2月11日在诚品表演厅,手执逾3000年历史的10把英格兰世纪名琴,重现300年前巴洛克古乐风华。前次是2019年,举办了义大利名琴音乐飨宴,展现该博物馆的收藏价值,也是台湾得来不易的文化软实力。

目前奇美博物馆正在进行英国国宝级肖像大展《时代的脸孔:从莎士比亚到红发艾德》,因此这次提琴音乐飨宴,特别以英国为主题,特别规划「英格兰的瑰丽辉煌琴音:从斯图亚特到温莎王朝」音乐会,精选总计逾3000年历史的10把名琴共同演出。其中,最受瞩目的名琴为现今唯一仅存──英国最古老的弦乐四重奏,由牛津首位制琴师贝克(William Baker, ca.1648-1685)所制。

其他演出名琴,例如英国知名作曲家艾尔加(Edward Elgar, 1857-1934)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期间曾使用的名琴;英国首位国际级小提琴家玛丽.霍尔(Marie Hall, 1884-1956)所持有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这把1709年制作的提琴,曾被权威提琴杂志评为「公认音色最好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

音色最美史特拉底瓦里名琴在内的10把英格兰世纪名琴,演绎巴洛克古乐、17至20世纪英国古典名曲,让乐迷感受英格兰从斯图亚特到温莎王朝的瑰丽辉煌琴音。

其中,英国最古老的弦乐四重奏,透过NSO(国家交响乐团)前后期音乐人李宜锦、邓皓敦、陈犹白、欧阳伶宜等,重现300年前巴洛克古乐的演奏情境,下半场除了经典弦乐四重奏,外加钢琴家翁重华的「钢琴五重奏」,绝美动听,余音缭绕。

奇美提琴音乐飨宴「英格兰的瑰丽辉煌琴音」,继昨天在台北诚品表演厅后,12日回到台南奇美博物馆奇美厅作第二场演出。

提琴是在声响表达上最完美的乐器之一,且有着独特而多面性的音乐表现能力。它的音域模拟自人声,所以在美感与情感诠释极具魅力;同时,它也能够呈现敏捷及华丽的音型,让一流的演奏家表现出不同层次的音乐情绪,从抒情甜美到戏剧性的张力表现,皆能发挥自如。即使与其他乐器合奏时,也能展现完美的融合性。

提琴出现在西洋音乐史中,至今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百余年间,它的地位不断跃升,从市井小民的日常娱乐到王公贵族的御前清奏,提琴着实具有雅俗共赏、广受各阶层喜爱的特性。

随着西洋音乐的发展,提琴的重要性更是与日俱增。器乐曲的发展,交响乐的形成,协奏曲的风行,都与提琴乐器密切相关。在宫廷里、乐团中、舞台上、家庭里,随处可见提琴的存在。其普遍性和受人喜爱的程度,不言而喻。其中,又以弦乐家族中的小提琴,因表现力强、音色极富倾诉性与体型轻巧等特质,成为普及性最高之弦乐器。

提琴不只是普及率高,其艺术性也经由历代的作曲家、演奏家,提升到极高的层次。从为数众多、质量兼具的提琴协奏曲,以及赫赫有名的帕格尼尼(Nicolò Paganini, 1782-1840)、姚阿幸(Joachim-Elman, 1831-1907)、海菲兹等传奇小提琴家,在在都将提琴的艺术发展,推向了顶峰。

4百多年的历史中,提琴无疑是创造了一段传奇;而17世纪初,义大利北部的提琴制造业,则写下了乐器制造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

制琴师的一凿一锉,不但为后世小提琴订下形制规模,更打造出一批堪称稀世珍宝的乐器。这些旷世名作有着极高的历史及美学意义,成为当今演奏家、爱乐者与音乐学家注目的焦点。

奇美博物馆自1990年搜集名琴至今,可说是进行了一段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义大利制琴学派自古有着家族传承及师徒制的特色,从克里蒙纳各家各派又衍生出各展千秋的派别,而奇美的目标,便是将每一派重要制琴师及其子弟的作品搜集完全,如此便可织起义大利绵密的制琴网。然不只是义大利,德国首屈一指的大师史戴纳(Stainer)、法国前四大制琴家与荷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也都一一纳入典藏。

这无疑是在建立一个理想的「提琴王国」!此国度以传承为经,以地域为纬:史特拉底瓦里与瓜奈里可以与其师阿玛蒂相傍相依,阿玛蒂可与百年后的徒子徒孙齐聚一堂;义大利、德国、法国制琴师可互相较劲,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爱乐者引颈期盼的想望,让上百名琴在同一时空中呈现。

奇美博物馆的提琴收藏,不只以数量见着,更以有系统、有目标、有计划之搜集,被誉为富有完整性、历史性、与教育性之世界级提琴收藏机构。

奇美现有的提琴,几乎已囊括了所有重要制琴师与流派。以纵向来看,布雷西亚的达萨罗(Da Salò)与其徒马吉尼 (Maggini)一脉相承;克里蒙纳的阿玛蒂家族发展出的史特拉底瓦里、瓜奈里、白贡齐家族、以及卢杰利系统、 罗杰利家族,到开创出米兰学派的 乔望尼‧葛兰奇诺(Giovanni Grancino)等,这些重要制琴师的作品皆已收纳。而以横向来看,重要的布雷西亚、克里蒙纳、罗马(Roma)、威尼斯(Venice)、杜林等义大利制琴重镇;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一举串联起欧洲各地之制琴系统。

目前搜集数量已超过一千把(共:1356把提琴:小提琴1078支,中提琴 175支,大提琴103 支),就搜藏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来看,完全世界级等级。每一把名琴,其实都有着诉不尽的故事,也都在进行着一段又一段未竟的旅程。

一把名琴,牵起了素昧平生的制琴师与演奏家、甚或系起了百年后的演奏家与搜藏家。

名琴的历史之所以珍贵,便珍贵于斯:制琴师的一凿一锉、历代演奏家的流风遗思、当今演奏家的梦想希冀,全都写在一把名琴上了。这使得名琴蓦然地有一种睥睨时空、绝壮的美感。有些演奏家甚至认为,名琴是各有其独特个性、独立灵魂的。

旅美大提琴家马友友(1955-)曾表示,当他使用杜普蕾所遗留下来的Davidoff提琴,演奏杜普蕾(Jacqueline Mary du Pré,1945-1987)的成名曲—艾尔嘉(Elgar)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85》时,不禁浑身震颤。

因为这把琴所表现的音色仿佛自然流泄,好像杜普蕾的灵魂,依附其上似的。而奇美所搜藏的1千多把名琴,每一把都静静地藏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历史、这些轶事,只等着人们去探究、去发掘。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