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无名的缪思 瑕疵更是美

简秀枝》无名的缪思,瑕疵更是美。(图/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人若无求品自高,艺术创作若丢弃框框架架,忘却目的与功能性,更能自由自在,海濶天空,呈现出真正的美学魅力与价值。而瑕疵、废弃物,转个向、翻个身,自然天成,反而富饶韵味。

12月22日,取名为《无名的缪思》的跨域联展,给了大家反思机会,原来「艺术家不只要创作美,更要发现美」,而艺术之美,无所不在。

人间无处不美,只是目的性太强,要求的功能也太多,让美变得很沈重,很别扭,也因此吓走许多人,不敢亲近美,任艺术之美,束之高阁或擦肩而过。

由台中「顺天建筑.文心.艺术中心」所主办的《无名的缪思》联展,跨足了绘画、建筑与服装3个领域,透过艺术家江贤二、建筑师林友寒、时尚设计师周裕颖等,共同思考与合作,由「捡起」到「发现」,以无名的缪思,追寻未知,创造美感体验,也以更多视角定义艺术之美。

原来「美」随着身处的时代、关注的事物,而产生多种定义。无名的美,其实是来自于过去与现在的内在省思,甚至延伸到未来的望想与期望。

首先,他们在创作与展览中,不断自问,也反问观赏者,究竟大家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同一种素材 ? 而各自的创作,又产生何种美感经验与美感结果?最后,该如何面对与定义「未知」的美 ?

展览中特别放映3位创意人跨域跨界合作的作品——《江贤二艺术园区》及《旅人》系列影片,倍增丰盈与趣味性。

今年80岁的江贤二,创作生涯超过半世纪,曾在异地飘泊,走过封窗苦思,严格自我要求,凡是创作就是要精准呈现他信仰中的艺术内涵与美学价值,在呕心沥血、焦头烂耳之余,果然留下分毫不差的黑画,宗教性十足。

从巴黎、纽约、台北,再出国、回国,最后移居台东,情定东台湾,让太平洋的海风涛浪,给了江贤二另一种美感体悟,让他恍然大悟,艺术其实散落在风生水起的大自然里。

走过大半生的跌宕起伏,生老病死的思考也更深,江贤二尝试自我解放,松绑自己自以为是的信念与陈规。

这个一念之间的放下,果然,带来「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有机发展,当他不再苛求精准的构图、造型、色彩、赏析效果,整个人豁然开朗了起来,而创作成果也多元风趣,让艺术俯拾皆是,无所不美。

当「江贤二艺术园区」的梦想,透过公益平台严长寿董事长与团队的协助,逐渐成型,江贤二自信心更足。从艺术家的身分,他自在地兼作工地管理员,清晨4点半就起床,喝完现煮黑咖啡,他开始在晨岚中巡视工地,巨细靡遗,在断瓦残垣中,重新观看那些曾经具备空间功能与使命的老墙壁、锈钢材,尤其常民爱用的建材浪板,从堆叠废料、破铜烂铁中,看见那些得自岁月积累与烙印下的痕迹,纵使残缺不全,褪色变形,当他重新捡拾,翻个面,𨍭个向,或稍加敲锤,却展现出的姿色容颜,千变万化,让人惊喜不已。

原来艺术创作,不需要标准答案,二维、三维等制式空间外,还有许多无法归类,也无需归类的成品,都可以成为艺术。

「打开心锁,移走框架、重新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拍板决定艺术的面向、意涵与价值。自信自在,艺术与美感,果然无所不在。」江贤二带着这种解放自己、重新定义艺术的心情,成为「江贤二艺术园区」最新发现,带着最有机的成长价值,让他可以为所欲为,百花齐放式的创作,而且呈现出童叟无欺、老少咸宜,岁岁年年。

12月23日的展览现场,半透明建筑浪板,原本规律呆板,但一经巧手让色彩层层叠加,互相渗透,呈现出自然的纹理色泽,乍见缤纷,而坚硬特性的材料,透过巧妙衔接,展现出丝绸般的柔软与延展效果,让整个展间,有如薄纱飞舞,柔和彩亮起来,蓬荜生辉。

根据策展人刘和宣解释,「缪思 Muse」是掌管艺术与科学的女神,现今则代表着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人与事;而「无名的」意指在主流之外,被认为和艺术无关的创作材料与手法,它们或许是跨领域的、未完成的、瑕疵的、废弃的素材,若换个角度看,「无名」是那些未被发掘的艺术潜能,它们所生成的美丽是未知的,而这些无名的缪思多来自创作者自身的经验与生活周遭的发现。

展览主视觉,源自江贤二2022年所创作的《火与冰Perish II》,他以台东旧画室拆除的浪板外墙创作,经过多年日晒雨淋的浪板,累积自然锈蚀的时间痕迹,堆叠出的质感,超乎人为刻意与再造的结果。

举例来说,「金樽系列」,是江贤二以建筑黑模板创作的系列作品。黑模板是在建造清水混凝土建筑时,所使用的木制模板,在拆模之后,即会被丢弃。

江贤二把那些废弃模板筛选捡拾,让残留在模板上的土渍,自成一格,美丽效果,超乎想像,尤其以水泥调合颜料、形塑厚重肌理,赋予那些原本应被丢弃的模板新生命与特别价值。在江贤二眼里,被拆装下来的钢筋与建筑黑模板,都是他的缪思,色泽与纹理都是他前所未见、未知的美丽,他发现旧物的绝美性,颠覆一般人对于艺术与材料的既定想像,那样的创作,无损他对「内在精神性」的永恒追寻,同时把艺术之路,变得更可亲、更宽广,更能雨露均沾,分享普罗大众。

对建筑师林友寒而言,以江贤二的浪板、废弃鹰架,透过重新组建,创造出有趣的空间体验,让他越做越尽兴,可以媲美艺术家的再创作。

林友寒追忆往事说,他在德国创作接到的第一个案子,是设计河岸边的贩票亭。预算不多,又必须考量整个地景特性,最后他与业主敲定用镀金属建材,镀金属建材固然新颖漂亮,但价钱昂贵,色泽也因为过度抢眼,略嫌矫情,就在推敲考量之时,他猛然发现一些没处理好的镀金属板,斑驳不完整,明显是缺陷品,让他喜出望外,以极便宜价钱,又有残缺之美,让整体票亭与大自然融合的恰到好处,点石成金、石破天惊的偶遇,让宾主尽欢,为他的建筑师生涯起了一个奇特美好的开始。

「建筑师的角色,是将建筑,用耐方式,很自然地置放在对的地方,任其自然发展。」参与「江贤二艺术园区」的设计,责任就是要在台东自然生态环境中,让建筑融入,共同成就独一无二的超级大雕塑品。

林友寒话说创意缘起,就是从江贤二《13.5坪》立体雕塑作品发想,该作品创作于2007年。那是他参观江贤二画室时发现的,看到该作品,他心大喜,深受启发,灵光一闪,他决定依该雕塑品造型,作为园区建筑的外貌,于是开始动笔绘制草图,得来的灵感与创意,竟然全不费工夫。

林友寒表示,他思考艺术品的雕塑,成为空间建筑的可能性时,还认真考虑了台东的天候,与大自然呼应的关系,同时思考空间所能传达的精神性,最后让《江贤二艺术园区》和园区内作品,里应外合,成为受瞩目案例。

时装设计师周裕颖在欣赏江贤二平面画作、立体雕塑之后,也拆解江贤二作品创意,再重新组合成时尚品味,特别是把江贤二的艺术世界的精华,可以透过时尚呈现。

例如,色彩缤纷的江贤二抽象画作,他精挑细选后,作成缇花布匹,再作各种设计成品。由于缇花浮纱,很不好编织,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脱针的瑕疵,织布师父对于那些瑕疵品总是躲躲藏藏,急于把瑕疵缇花布抽除,但周裕颖眼明手快,视为瑕疵品为珍宝,爱不释手。他认为,带有瑕疵效果的缇花布,是流动光线的最佳诠释,刻意细工反而打造不出来的。

同样的,坚硬浪板,透过裁切,也可以穿搭时尚,达到非常另类效果,让周裕颖越来越喜欢在江贤二作品中,寻宝追艶,总是能斩获连连,心想事成。对于周裕颖与江贤二的合作,早在去(2021 )年台北时装周的《旅人系列》,就曾以时尚潮服,让大家眼睛为之发亮,见识两位创意人的功力。

周裕颖透露,当他尝试学习艺术家思考时尚创作,用艺术家的眼睛,把质感透过织布呈现出来,不裁片、透过高低层次,让观看江贤二的创作,能更加完整与丰富。

江贤二的创作生涯,像是居住于不同城市的一段段旅行,周裕颖不仅透过转译画面的纹理与颜色,也向江贤二以跨域媒材的创作手法学习,使用特殊剪裁、3D缇花、数位印刷等技术让服装成为行走的艺术品,呈现了江贤二丰盛的创作生命。

而「旅人系列」服装作品,成为时尚设计上、跨界合作的精彩成果,让推动文创产业、扶植创意人有功的文化部长李永得、次长李连权,与有荣焉,赞叹感动在心底。

李连权专程赶赴台中,参加《无名的缪思》开幕典礼,他在致词中指出,文化部核心职能有三,分别是:

一、建立艺术文化发展环境,协助艺术创作者发挥熊熊的创作欲望,独立形式、独特内容,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美学与风格。

二、协助艺术家及其作品,建立小众市场及大众市场,运用投、融资等各种工具,开创国内外巿场。

三、协助艺文欣赏环境,深化民众美学素养,提高整体台湾国民的文化水准。

李连权语带幽默,他说,这原本是一个国家要做的事,而江贤二老师神通广大,创思泉涌,他一个人就扛起该三项工作,除了树立个人文化艺术风格,也跨域协助许多年轻艺术家,精进文化艺术创作,并协助加入大众市场。

另外,江贤二彷佛为台湾社会卷起千堆雪,从台东的艺术园区、台北、高雄两所公立美术馆的回顾展,这回在台中,运用跨界联展,突显了哲学反思,也重新定义美学,不啻带给业界当头棒喝,突破艺术美学上的陈腐框架,民众也从中受益,从作品悟出弦外之音,有了更多自省、反思机会。

李连权特别代表文化部及李永得部长,向江贤二致上最深敬意,也祝福林友寒与周裕颖等杰出新秀,共同完成联展的良苦用心。该展览开幕酒会后,立即举办座谈会,除了江贤二、林友寒、周裕颖与策展人刘和宣外,前北美馆馆长林平也参与座谈。

大家异口同声对于「瑕疵」、「废弃物」,与艺术的跨界的媒材运用,让创作的路,不再是线性而是蜿蜒无尽的,他们以完全不同的观点诠释媒材,为江贤二的艺术做出美的、造型上、精神性的回应。

林平本身曾从事创作,也担任过大学教职,行政所长,他对艺术美学、美术教育,心有戚戚焉,孩子的纯真童趣,往往在教育体制的积非成是中折伤,是反朴归真,让创作自由,让瑕疵不再是瑕疵,让一切发生于自然真诚,让精神内涵因应而生,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成为可能。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