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積極推AI教育政策 教團提醒勿操之過急
教部积极推AI教育政策,国教盟担心在缺乏伦理框架下的AI教育,可能让学生暴露于偏见、歧视而不自知。图/本报系资料照
教育部近日积极推动AI教育政策,包括成立「台湾大专院校人工智慧学程联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 TAICA),整合台大等25所大专校院组成「AI联盟」,提供学生跨校修读人工智慧课程,并将推动高中AI多元选修课程,在国中小积极推广AI教育,办理「AI菁英争霸赛」等政策措施。对此,国教行动联盟(国教盟)指出,依国际经验AI伦理争议从未消失,在缺乏伦理框架下的AI教育,可能让学生暴露于偏见、歧视而不自知。
国教盟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21年发布的「AI伦理建议书」,明确指出AI的危险存在于「越来越多的性别及种族偏见,对隐私、尊严和机构组织带来重大威胁,大规模监视造成的危险,以及执法中使用越来越多不可靠的AI技术。然而截至目前,未见制定一套通用的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义大利政府于2023年3月也曾因ChatGPT造成个资外泄与隐私疑虑,禁止ChatGPT在义大利的使用。
国教盟忧心,竞争性AI竞赛的推动,若无有效监管,可能导致不健康的竞争氛围,学生为了取胜或许会跨越道德底线,这反而会为未来的犯罪行为提供温床。他们呼吁,应重视这些竞争带来的长期隐患,防止良性竞争演变成恶性竞争,如几年前发生的「小玉Deepfake换脸事件」,借由AI技术传播色情、侵害人格尊严,就是例证。
针对「城乡差距」的讨论,国教盟认为,问题并不仅是资源落差,真正的挑战在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在城市中的许多孩子也有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因此,城乡差距的定义应该从以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动机为核心。国教盟提醒,教育是人的工作,我们应思考如何透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引导、激励孩子的学习动机,而非仅仅提供数位资源。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无论提供多少AI学习工具,教育仍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教盟呼吁教育部在推动AI教育的同时,应将拒绝偏见歧视、防止犯罪、提高学习动机作为优先考量,而非仅仅追求科技创新,建议教育部应优先制定明确的AI伦理框架与使用规范,以保障学生在使用AI时不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