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瓶颈怎么改 公民参与事缓则圆
台南市首例圆环改造范例为归仁圆环,交通局透过道路重新设计分配人行车行空间,提升圆环整体交通安全,获得好评。(台南市政府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瑞士的施洛斯‧洛赫湖铁路隧道为纳入公民监督,规画兴建前后耗约50年,就是避免决策专断;同样的交通建设,台湾政府解决圆环塞车却常急功近利,偏重专家意见而忽略历史脉络与情感,若能缓下脚步多听在地声音,定能找出更折衷且周延的解方。
过去为疏导交织路口车流,圆环在全球各地并不少见,但随着都市人口、车辆增加,圆环反成交通瓶颈,存废问题争论不休,交通管理、环境保护、文史保存等意见相左,要找出具体有效的结论并不容易。
因地制宜,除了直接拆除之外,有些圆环变相改成十字路口、有些采汽机车分流、有些则缩减车道区隔人车空间,经过调整,车祸率多能明显下降;但也有部分县市改得四不像,被网友酸「愈改愈危险」,就连圆环该不该设红绿灯,正反两派也没共识。
其实不仅圆环问题众声喧哗,扩大到公共建设,甚至更整体的都市规画,一旦意见分歧,地方政府宛如父子骑驴,怎么做都不对,急于秀政绩的政治人物干脆喊「一切我负责」,美其名责任政治,但错误的决策若成定局,原本的都市纹理变调走味,有谁能真正负责?
瑞士在公共工程方面非常重视公民参与,20世纪初期规画兴建施洛斯·洛赫湖铁路隧道(Gotthard Base Tunnel),即透过公民投票、公听会、民众参与环评、讯息公开等,确保规画与建设过程获得公众支持,历经大约半世纪,最终于2016年才完工。
公共建设的核心并非政府、政党或政治人物,而是为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而存在,瑞士的例子相当值得台湾参考,「事缓则圆,急难成效」,决策者应时时惕励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