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立春│懶人三大養生法「起床像植物一樣」

图/马光医疗网提供

不用假鬼假怪!养生不是虐生,不是限制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做,或者要注意的事情一大堆;网路坊间各种节气养生文章充斥,即使是身为中医师的我,看完还是雾煞煞,您是不是也觉得很困扰呢?

别担心!掌握几个大原则,二十四节气都适用,让您体会中医即生活,生活即养生的懒人极简健康法。

1. 环境温度

留意「春天后母面」,注意温度变化大

以立春节气为例,此时日照时间(白天)渐长,黑夜时间渐短,温度逐渐回暖,但仍偶有些许「料峭春风」的寒意,连苏东坡都被这样的冷风吹除了酒意;或者像台湾台语谚语所言:春天后母面,形容春天天气变化仍大,必须注意温度的落差;所以该怎么做呢?

中医经典内经就有提及:「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说得很详细,听了却不明白对吗?其实就是承上所言,春天是万物开始生长的季节,以植物为例,此时开始萌芽,因为新生枝芽还未成熟稳健,我们要小心保护它,以防环境急遽变化时抑制了萌发。

早睡早起,做好春节收假的准备

人体不也是一样吗?我们经过一整个寒冷的冬天之后,人体从比较静态的「寒」的状态,开始迈入春天,总是要让身体慢慢苏醒过来,所以要像植物一样,让四肢慢慢伸展开来,也让体内的器官慢慢舒缓开来,所以要早睡早起,去慢慢适应逐渐加长的白天;而内在的脏腑,因为古代人觉得春天萌发的形象,很像中医所说的「肝」的功能,中医说肝气要畅达,才不会气滞郁闷,也才不会去影响消化道的功能,再加上立春正值农历春节期间,相信大家过年聚餐吃好料,一定增胖不少,可能有些人也出现肠胃饱胀的现象,当然要在春节收假后,开始慢慢回复正常的运动、工作,但又因为天气乍冷还暖,有些人冬天没有保养好,可能反而在春天把之前累积的问题发作出来了就生病了。

因此掌握好开春第一个节气「立春」的环境特点,加上中医学的知识,您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吗?就是要「早睡早起」,然后慢慢恢复运动或肢体的伸展,并逐步褪去厚重的冬衣,让身体像植物一样,像肝脏的可以让身体的气不要阻塞一样,让身体去慢慢适应环境的温度变化,然后把春节吃好料的习惯改去,饮食渐趋清淡,并注意不要贪凉,以免影响肠胃消化功能。

2. 个人体质

有看过中医的朋友都知道,常常中医师开口便问,「平常会怕冷还是怕热」、「大小便正不正常」、「平常容易流汗吗」,这些其实就是在分辨每个人的基本体质状态,或者说是每个人根本的气血阴阳盛衰状态,有点像西医的基本血液检查,这些体质状态可能目前还没有达到西医「客观数据」上的病态红字,但在中医或患者眼里,「我就是觉得不舒服」、「我常常觉得怕风、怕冷」、「您体质比较虚寒」,这些其实都是在疾病发生前,已经出现的一些警讯,就是大家熟悉的「亚健康状态」。

平时多留意是否有这些「亚健康」状况

中医即生活,聆听察觉自己身体的状况,做不到的养生都是纸上谈兵、假鬼假怪,是笔者一直秉持的原则,如果您一直觉得疲倦、胸闷呼吸不顺、情绪压抑,还有说不上来的不开心、伴随肠胃功能不好、排便不顺,在春天这个阳气宣发萌长的季节,就更应该好好注意啰!中医有句话叫做「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趁着立春开始,好好开始活动筋骨,甚至规划一些户外小旅行,脱掉厚重的冬衣让身体适应微凉的春天,顺应节气而为,是不是更简单养生呢?

偏寒体质可多晒太阳,做免费阳气SPA

基本上我们一般只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很怕风寒,喜欢喝热的,或者喝冰的会不舒服,或者常常筋骨紧绷酸痛,天气冷的时间觉得比较不舒服,就大致会被归于偏寒、偏气滞的体质,当然就可以利用大自然帮我们把光照调大的时节,让身体去接收免费的阳气SPA,去驱散长期郁积在身体寒气与郁卒。

立春气候不稳定,运动前务必做好暖身

如果是很怕热、汗出多、脾气暴躁的,或者春节吃太好料,平常体重又超标的,当然更应该趁收假后,把健身房的会员券翻出来,开始好好回复运动习惯;但是沉重的身躯,可能有比较多是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病史的人,在立春气候还不稳定时,除了要早睡早起,也应该在家中暖身或等太阳出来回暖后,再开始一天的活动或运动,以免造成一些危险。

中医讲求的是回复人体的正常机能,所以相同的药物,比如说一些疏肝解郁理气的药,对于气虚或气实的人都有效,因为是将气机的调节功能回复到正常,所以上述立春所提到养生作法虽然一样,但是却可以适用不同体质的人,这就是中医说的「异病同治」。

3. 「戒掉」「保健食品药品」

「有病就要看医生」,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却又忍不住冲动买了很多「养生」产品,不论中医西医,其实我们都很怕患者乱吃来路不明的药物食物;尤其是中医,又更是平白无故蒙了不白之冤,像是坊间许多以纯天然草本、纯中医、纯汉药的产品,撇开价格不合理不说,其中的成分五花八门,笔者身为中医师,坦白说还真的很多成分我也不知道其中功效,若不伤身还好,如果花钱又伤害身体,岂不得不偿失?

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已经照着上述的养生原则去施行,却还是觉得身体哪里不舒服怪怪的,应该是花钱去「买」医师的专业,而不是没来由的自己去买了、吃了许多不明究理的保健食品,这样不只可以省荷包,立春后存下红包钱,还能轻松省钱养生。

图/马光医疗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