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海报」节气养生|三暑夹立秋,不急贴秋膘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此时距离三伏天结束还有17天。大家都期盼的“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时光,恐怕还未到来。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质疏松研究所所长黄宏兴教授提醒:三暑夹立秋,不急贴秋膘。
处于小暑、大暑和处暑之中的立秋,仍有三伏暑热猖狂。此时养生,有2宜2忌:宜滋阴敛阳,忌大补贴秋膘。宜运动补阳,忌耗散受凉。简单地说,就是既不能急着大补贴秋膘,也不能完全“收敛”起来,要适当运动晒太阳温阳补肺。
苦夏未完,勿急贴秋膘
三伏未过,苦夏未完。虽是立秋,连日高温仍有暑热发威。所谓“三暑夹立秋”,黄宏兴教授提醒,立秋时节仍处三伏暑热,即便面临夏秋换季,也要防止暑热猖狂,此时一方面要注意滋阴敛阳防秋燥,另一方面,也不可急于秋冬进补“贴秋膘”。
中医理论认为,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因此人也容易倦怠乏力。此时养生时要注意滋阴敛阳、清热祛湿,同时调补肺脾肾。
即便暑热,也不要因贪凉而多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而应多吃熟食和温软之物,可以少食多餐,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白萝卜、白梨等以滋阴敛肺,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可以常吃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等养阴生津。最简单的方法,是时不时在粳米粥中轮换搭配山楂、鸭梨、杏仁或橘皮等来健脾养胃。
不过,很多人一看入秋就准备大补“贴秋膘”。黄宏兴教授提醒,此时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补充营养,但不可盲目大补。立秋后食疗进补应以滋阴健脾补肺为主,忌耗散。药膳中常用的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尤其气虚体质者,应淡补、缓补,以免虚不受补。
秋季防痛,运动防大汗
当下奥运进行得如火如荼,大家的运动热情都被点燃。加上暑假来临,运动锻炼计划也被提上日程。黄宏兴教授表示,立秋时适当多晒太阳多运动,不仅能运动补阳,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因此三伏晒背或每日晒太阳仍可坚持,但要注意时间段,预防中暑和晒伤。
立秋后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只是暑热天气下运动,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运动强度,及时科学补水。推荐散步、快走、慢跑、瑜伽、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不仅能帮助减重,缓解压力,还能提高心肺功能与身体协调性,预防骨质疏松。但要注意避免过于剧烈运动带来大汗淋漓,耗散元气。
运动后的“冷身”与运动前“热身”同样重要。谨记高强度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或不擦干汗就钻进空调房,以免在皮肤腠理大开时,被风寒入侵。此时的正确做法是通过拉伸帮助身体慢慢降温,肌肉恢复弹性,待身体冷却后再洗澡。
“秋季还要防痛!”黄宏兴教授提醒,秋季是骨质疏松患者腰腿等周身疼痛的高发时期。因为大多数腰腿、关节疼痛,是由于风寒湿邪入侵,导致筋脉不通血流不畅,使颈肩腰腿疼痛等不适症状明显加重。而立秋后早晚温差大,风寒湿邪更容易侵袭人体。所以适当运动、泡脚和晒太阳,都能帮助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提高免疫力,防止骨质疏松。平时也可以多按摩关元穴、大椎穴,补肾培元、益气壮阳。
立秋保健食疗方虫草花山药汤
材料:虫草花1把、山药 100克、猪骨 300克、红枣 6个、枸杞少许、姜2片、盐少许。
做法:猪骨洗净后放入冷水锅中焯水;山药去皮后切段,放入水中与空气隔离;虫草花用清水浸泡15分钟(若是新鲜虫草花则无需浸泡);将猪骨、虫草花、红枣及2片姜一起放入汤锅里,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改小火炖1小时,然后放入山药再炖煮30分钟左右。待汤色金黄,山药软烂,放入枸杞和盐即可。
作用: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补血强筋、益精壮骨。
四神冬瓜煲老鸭汤
材料:老鸭/水鸭500克、冬瓜250克 、茯苓10克、芡实10克、淮山10克、莲子10克、陈皮一片、蜜枣1个、姜片五六片。
做法:姜片入水煮开,鸭肉洗净焯水;将其他汤料加入同煲40~60分钟,再放入带皮冬瓜转中小火煲40分钟,放盐拌匀即可。
作用:健脾祛湿利水,润燥滋补润肺。
策划 | 龚丹枫 王倩统筹 | 林清清文 | 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万雷 安俊停插画海报 | 黄文倩粤语音频 | 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