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5!发达国家平均生育率创历史新低

近日发布的一项针对经合组织 (OECD,由主要发达国家组成) 成员国的研究显示,发达经济体的生育率自1960年以来已下降一半以上,创历史新低。这一趋势正在重塑社会结构,并可能对经济增长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数据显示,OECD 38个成员国的平均生育率从1960年的每位女性生育3.3个孩子下降到2022年的1.5个。除以色列外,所有成员国的生育率均低于2.1的人口替代水平。这意味着若无移民流入,这些国家的人口将呈现负增长。

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欧盟委员会2024年老龄化报告,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将很快无法弥补工作年龄人口的下降,加剧劳动力短缺。同时,低生育率与预期寿命延长相结合,也给公共财政带来压力,因为更少的人口要被迫支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OECD社会政策部高级经济学家Willem Adema指出,各国可以通过实施促进性别平等和更公平分担工作与育儿活动的政策来支持生育率。研究发现,女性就业率与较高的生育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住房成本正成为生育的一个日益增长的障碍。

然而,即使是家庭友好型政策也不太可能将生育率提高到替代水平。Adema强调,面对“低生育率未来”,各国需要关注移民政策,同时采取措施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并延长工作时间,以及提高生产力。

OECD国家中,韩国和日本名列生育率最低的前两位。平均每位韩国女性仅生育0.7个孩子,也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日本则为1.2个。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实施了广泛家庭支持政策的国家,如芬兰、法国和挪威,也依然无法阻止生育率的下滑。

OECD指出,生育率的结构性下滑,标志着人们对更大个人自由和替代生活目标的态度转变。在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1975年出生的女性中有20-24%无子女,日本更是高达28%。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1975年出生的女性中无子女的比例比1955年高出一倍多。

在OECD国家中,2020年女性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龄接近30岁,较2000年的26.5岁明显推迟。在意大利、西班牙和韩国,这一数字甚至超过30岁。Adema指出,推迟生育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最终不生育,现代人的人生目标,很大程度上不再和家庭、孩子绑定。

面对这一全球趋势,各国政府需要审慎考虑人口政策,在鼓励生育与适应低生育率社会之间寻找平衡。同时,如何在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下维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全球决策者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