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政府工程流标率达1成 工程会点出原因助发包

行政院工程会检视近5年300多件个案后,发现1成流标个案,主因多为机关未按实际价格编列预算、订定工期以及案量集中。(本报资料照片)

近年来,全台各地公共工程时常出现流标,行政院工程会检视近5年300多件个案后,发现9成案件均可顺利决标,剩下1成则是流标案件,主因多为机关未按实际价格编列预算、订定工期以及案量集中,工程会也陆续赴各县市举办说明会,盼地方工程主办机关于招标前应合理提出招标内容,好让工程加速发包,顺利进行。

工程会指出,过往公共工程个案个案流标均有其个别因素,主因多为机关应作为而未作为所致,包括未按实际价格编列预算、未按实际需要订定工期及契约书图规定不合理,另案量集中导致厂商观望亦为原因之一。

工程会补充说明,工程主办机关应订定合理预算、工期、设计书图契约及妥适安排推案期程,行政院已协调各中央主管机关采取相关因应,如地方接受中央补助的计划发现有因物价调整须修正计划,地方应尽速提出,行政院就修正计划程序,已规定对于有因物价上涨或被动配合相关法定审议(如都市计划暨交通影响审议、耐震法令变更等)而修正计划者,得就个案情形于计划总经费内先招标,减少物价波动影响程度。

工程会盼借由双向讨论的过程,搜集地方所遭遇问题及建议,例如共同性费用编列基准表与市场行情落差;设计单位认为工程单价符合市场行情但仍流标;补助机关要求年底前完成等。工程会将汇整分析各地方政府反映意见,将回应说明函各地方政府参考;涉及中央修法部分也会纳入后续政策、法令及契约范本内容参考。

工程会强调,各工程主办机关于招标前应合理提出招标内容,若发生流标应务实检讨个案关键原因,负起全责对症下药,确实解决问题,切勿多次测试市场后才进行必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