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20年改革篇/那些年的主委們 各有遺憾
历任金管会主委出了一位阁揆、两位副阁揆,新世代金融基金会董事长陈冲一人就占了两个。这位金融界的老兵,在金融海啸袭击时接下重担,不仅成功稳住金融市场,任内还做了一件台湾金融史上的大事,签订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两岸金融市场正式迈入双向往来。
他在金管会一年五个月后,高升行政院副院长,对这位经验老道的资深监理官来说,也有未竟之事。
陈冲说,当时他的作法是「先安内再攘外」,先把台湾稳下来,再以区域为舞台,「我那时想让金融业以区域为舞台站稳脚跟」,可惜后来就离开金管会了。
台湾金联董事长施俊吉是另一位曾任副阁揆的金管会主委,他任内碰到金融重建基金要接管问题金融机构及双卡风暴,他说,当时计划先处理规模较小的东企、花企,但东企接管后,中华银行的王又曾畏罪潜逃出境,中华银行挤兑,他也请辞以示负责。
施俊吉说,当时他在金管会想把八家问题金融机构全部接管,还想一并解决问题保险公司,可惜没有那么多时间和预算。
陈裕璋则是另一种风格的主委,任期三年两个月,在当时是任期最长的主委,却也被金融界视为是最保守的主委。在无预警下台后,他认为真正原因是「监理上的坚持得罪很多人」,这位谨慎、坚持的「孤鸟」,卸任后回乡下种苦茶树。
从陈裕璋手上接下重担的是曾铭宗。他大力推动开放金融市场,被外界视为「兴利」主委,乐意倾听各界声音,也是最早力推数位金融的主委。他希望台湾的金融业可以走出台湾、布局亚太,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最活跃的银行,他任内虽有些整并案,但仍未进行大幅度的整并。
曾铭宗说,「我想推公公并但未推成,大幅整并后才能区域化,否则没整并走不出去。当时想做,但还是没有作出成绩」。
而金管会唯一的女性主委王俪玲,最挂心的是,金融科技发展须加快脚步,才不会让台湾失去国际竞争力。
她说,像是开放银行(Open Banking),牵涉资料共享等问题,国际都在做,台湾则是怕开放后监理不到,走得相对慢。而让她感到遗憾的是,任内想推劳退自选,却未能成功。
前主委丁克华任内主推金融业协助产业发展,他说,当时国内产业面临国际竞争力挑战,流行「两兆(指面板、半导体产业)伤心」、「四大惨业」等说法,在那样的环境下,金管会的重点工作就是希望金融业协助产业发展,当时也推出「夹层融资」及希望能恢复一、两家工业银行,可惜这两件事都未能推动成功。(系列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