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20年改革篇/借鏡星國 跨足區域金融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GFCI)排名,新加坡连续四年名列全球第三,仅次纽约和伦敦。从一个马来半岛南端的小渔村,到全球排名第三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做对哪些事?

星展集团策略长林鑫川曾经来台担任星展银行(台湾)总经理五年,对台、新两地的金融环境非常熟悉。林鑫川点出两大关键,一是起步较早,二是新加坡经历多次金融整并 。

他解释,要成为区域金融中心不是一蹴可几,早在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后,在1970年代,就有建构亚洲金融中心的想法。「我们一直很务实,永远on the ball」,林鑫川说,新加坡始终关注世界大趋势,而且懂得抓住机遇,「因为生存是很重要的问题,」林鑫川说,要生存,就得让自己成为对世界有用的地方。

新加坡的金融业经历多次整合,新加坡政府也提供税务优惠,吸引外国银行前来设据点。尽管今日新加坡的银行总数和台湾差不多,但多以国际性的投资银行为主,而非全部是做全方位业务的银行。

新加坡大型银行包括星展( DBS )、华侨(OCBC)、大华(UOB)三家本土银行,还有外商的花旗、渣打、汇丰以及马来西亚中国银行,加起来不超过十家。

他提到,一家银行要处理的事情很多,除了业务推展,还有资讯管理、法规遵循、推动数位化等,银行很难找齐这么多专家,况且「同质性的银行太多,大家(金管会和金融业)都很辛苦,唯有整并,才能把资源挪出来做更多的事,才能有底气往外走」。

想要国际化,对英语的掌握很重要,毕竟中文不是全球主流的商业语言。再来就是决心,谈财富管理,台湾愿意把风险承受度放大到多少?

他说,有些创新的业务,新加坡可以做,台湾不可以;像是在新加坡,高资产财富管理的客人可以贷款买保险,因为银行有相关的结构型商品推出,但是台湾商品的多元性则有局限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