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水泥徵碳費 業者聲聲喚…公會籲與國內同步實施

碳费2024年开征,台湾区水泥工业同业公会昨(22)日表示,政府对高占比的进口水泥未同步征收碳费,对本土业者相当不公平。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碳费2025年开征,台湾区水泥工业同业公会昨(22)日表示,政府对高占比的进口水泥未同步征收碳费,对本土业者相当不公平,呼吁国内碳费、进口产品碳费应同步上路,「政府再不作为,将让国产水泥业面临生死存亡困境」。

工商团体日前邀请环境部长薛富盛演说,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台泥(1101)董事长张安平、亚泥总经理李坤炎在会后向薛富盛反映,政府若仅对国内产业课征碳费,进口商品却豁免,不仅有「碳泄漏」问题也将伤害本土产业竞争力。

水泥公会昨日指出,进口水泥及熟料占国内消耗比重已由2018年的19.4%上升至2022年的25.2%,主因即是进口水泥低价倾销至台湾。

根据台综院统计,进口水泥每吨约比本土水泥便宜600元,碳费上路后,概估本土水泥业每吨恐将被课300元,若进口水泥未同步课碳费,将造成本土水泥与进口水泥价差达900元,比重达三成以上。因此,水泥公会代表业者向政府喊不公,也喊救命。

水泥公会强调,依《气候变迁因应法》第31条规定,为避免碳泄漏,可对事业进口产品征收碳费,建请环境部立即依法公告,进口水泥、熟料为应缴纳碳费之产品,并完备相关收费办法,让征收碳费与我国碳边境调整机制(俗称碳关税)同时实施,绝对不能造成国内业者先征而进口业者后征等不公平情事。

水泥公会强调,对于所开征进口产品,若无法提出第三方查验之碳排放证明,也应依国际通用认定之熟料或水泥碳排强度,再依照国内收费机制进行征收。若未对进口水泥及其熟料征收碳费,将使国家净零目标产生破口,大量碳足迹较高的国外水泥进口造成碳泄漏问题更严重。

水泥公会表示,本土水泥业呼应国家长期净零目标进行低碳投资,2030年前将投入逾194亿元减碳预算,增加的成本让本土水泥与进口水泥存在着价差。

此外,国内水泥业是台湾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不可或缺的要角,2022年已协助去化各项废弃物及资源化产品约220万吨,处理量占全台事业废弃物总量之10%,未来预计处理量将提升至550万吨,有效减轻国内环境负担。如由国外水泥及熟料大量进口,将实质冲击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增加国内环境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