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癌症死亡時鐘快轉14秒 人口老化、肥胖都是因素
统计显示,112年癌症死亡人数为5万3126人,其中男性3万1,885人,女性2万1241人,占总死亡人数25.8%,较111年上升2.3%(增加1199人),近10年平均年增率为1.6%,标准化死亡率近10年标准化死亡率平均年降1.3%。图/卫福部提供
卫福部今公布112年国人十大死因,癌症(恶性肿瘤)连续42年蝉联国人十大死因榜首。卫福部统计,去年我国癌症死亡发生时钟较111年快转14秒。国健署副署长贾淑丽表示,癌症围堵策略「筛检」是一环,但「预防」更是重中之重,尤其10年观察胰脏癌、前列腺癌、卵巢癌死因排名都上升,共同的风险因子都是「肥胖」,同时人口老化日益严重,也会造成癌症时钟加快。
卫福部统计处处长李秋嬿表示,去年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较111年的10分7秒快了14秒钟;112年我国5万3126人死于癌症,111年是5万1927人,增加了1199人,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227.6人,上升2.2%。
贾淑丽指出,时钟快转可以从台湾人口老化愈来愈严重的角度分析,战后婴儿潮世代近几年老化速度加快, 111年老年人口比17.56%,112年底就有18.35%,上升0.8%;尤其癌症中位数、癌症发生率都是以老年人居多。癌症发生率最高70至79岁长者、死亡人口最多65岁以上长者,罹癌人数增加,死亡时钟也连带加速。
而癌症筛检是否仍有未臻完善之处?贾淑丽说,五癌筛检110年筛了487万人,筛出5万多人癌前病变、1万多人确诊癌症,主要是希望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但癌症防堵上仍着重「预防」,饮食、运动习惯都得要国人自主管理;主要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癌症,当时担心「口腔癌」无法筛出,因为筛检要张口,碍于疫情不便,确实有影响,但其他癌症从阳性追踪率来看,已有相当的成效。
贾淑丽说,癌症筛检阳性后还得要追踪,称作「阳追率」,先前新冠疫情期间担心筛检状况不佳,因此希望医疗院所、卫生单位着重在追踪癌症筛检阳性的个案,108年疫情前阳性追踪率87%,110年达到88.9%提升近2%,花费相当多心力,但确实仍有部分民众「依旧不愿出来接受追踪」。
贾淑丽也说,筛检并非癌症防治唯一策略,这次死因统计也发现,较十年前上升的胰脏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共同的风险因子就是「肥胖」,肥胖除了带来慢性病风险外,连带也增加许多癌症风险,因此真正预防癌症还是得强调健康生活型态,不烟、不酒,维持健康饮食。
衞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副署长贾淑丽表示,癌症围堵策略「筛检」是一环,但「预防」更是重中之重,尤其10年观察胰脏癌、前列腺癌、卵巢癌死因排名都上升,共同的风险因子都是「肥胖」。记者黄义书/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