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年奪6000多人命 肥胖及抽菸都是風險因子
每年约有6000多人因大肠癌送命,很多人知道肥胖、嗜吃加工肉品、红肉及烧烤食物等是危险因子,医师提醒,其实抽烟也是,烟害会影响肠道功能,提升罹癌风险,吁定期筛检。
大肠癌曾蝉联国人10大癌症首位15年,直到今年才被肺癌挤下、退居第2,北投健康管理医院副院长梁程超今天透过新闻稿提醒,每年仍有约1万6000人罹患大肠癌,并有6000多人因此丧命。
研究证实定期筛检可降低晚期癌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梁程超解释,大肠癌早期几乎无明显症状,等到有症状时大多为晚期,不少人甚至是健康检查意外发现。
他举例如51岁林姓男子,长期抽烟外,看起来不算太胖但BMI数值已达到肥胖体位,因经常加班不爱运动,每到假日就靠吃美食慰劳自己,久而久之健康亮红灯,今年初员工健检结果不佳。
考量林男爱吃高油脂、不爱吃蔬菜,再次健检时加上肺部低剂量电脑断及肠胃内视镜检查,果然发现肺部有支气管壁增厚及轻度浸润现象;大肠内有3颗大小不一的瘜肉,经切除与后续病理化验,其中一颗确认为管状腺瘤并已发展为大肠癌原位癌。
梁程超指出,大肠癌的分期,主要是以肿瘤侵犯肠黏膜的深度、淋巴结侵犯有无、远端转移来做分期,大肠癌零期(原位癌)时就被发现,只需大肠镜切除肿瘤即可,但如肿瘤过大或切除后边缘不干净有肿瘤细胞残留,则须接受手术切除。
目前政府补助50至74岁民众每2年1次粪便潜血检查,当检查结果为阳性、接受大肠镜诊断确诊,当个案是大肠癌第0期、第1期,早期患者容易治愈,5年存活率都超过9成。
梁程超提醒,抽烟不仅影响肺部,也会影响肠道功能,提升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其他风险因子还包括年龄(50岁以上)、家族病史、罹患溃疡性大肠炎或克隆氏症、肥胖、高脂肪食物、红肉、低纤维饮食及饮酒等,应积极主动接受筛检。
※ 提醒您:抽烟,有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