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速建立電網監督機制

台湾发生地震或暴雨成灾不是新鲜事,四月三日大地震并未立即带来全国限电危机,却在十二天后让全台接近分区轮流停电,令人不解。

四月十五日预估的尖峰供电灯号是绿灯,备转容量率十六点○八%,没想到一部大型复循环机组(一一○○MW)跳机及一超高压变电所的汇流排跳脱,造成备转容量严重降低(二点八%?),甚至接近限电情况,看来供电灯号发布的数字及功能是不足的。

四一五事件凸显电网供电韧性的两个主要内涵:一、电力设备忍受天灾地变的物理韧性。二、电力调度的运转韧性。未来新建的大型燃气机组不断地加入几个集中大电厂,单机容量约一一○○至一三○○MW,在遇到单机或整厂故障时,只能面对它们的巨大冲击。

台电的「电源不足时期限制用电办法」执行及通报机制规定,实际或预估系统供电余裕在五○○MW(约是一部台中电厂燃煤机组)以下,视电力系统运转情况,即考虑是否举行记者会说明并持续发布新闻稿,吁请用户节约用电。若统计执行需量反应与相关应变措施后,系统供电余裕仍低于五○○MW时,台电紧急应变小组应决定是否执行负载限制(又称限电)。若决定实施限电,即研讨「台湾电力公司预警限电陈核表」给经济部。四一五当天的实际情况到达哪个阶段,只有台电及经济部才清楚。

四一五当天的确没有发布要民众节约用电的讯息。于供电裕度短暂不足时发出电能紧急状态警戒讯号,并透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简讯通知用户配合节电等方式,搭配供给面(发电机短时间超载、降压、降频运转)及需求面(购回电源)紧急措施,在国外行之有年。借由用电户集体的力量,不论是在冬季或夏季遇酷热严寒供电严峻时期,在国外都有避免轮流停电的案例可供参考。有趣的是,在台湾,紧急节约用电讯息的发布却极其困难。

在国外,基于要承担多少风险的角度,来决定需要多少备用或备转容量。决定了需考虑什么样的系统情境后,自然就知道需要准备多少备用或备转容量,及对应的运转风险。要将事故或停电风险降至零,实际不可行也无经济效益。庞大的电力系统,现在及未来都不会是完美的,无论电源裕度是否充足,事故及停电还是会发生,但需要最大程度地减轻停电事故对公众的影响。因此,现有电网的可靠度标准和各种运转韧性的提升措施是必要的。

目前电网的规画、运转与管理几乎由台电公司全权负责,系统稳定度、可靠度、供电瓶颈因应对策及低频卸载规画等系统运转资料,外界能获得的资讯及参与度相对不高,台电说了算。如果台电未来只是众多电业参与者之一,却由台电单独掌握电网可靠度和市场规则的话语权,将面临公正性和效率的问题。

为整合民间庞大的资源,电业改革及供电资讯的透明和规则公正性是必须的。电力交易平台供过于求,风、光电和储能的交易及馈线与选址等,都应在透明资讯下运作,才能加快民间投入并优化效益。

电网供电安全的重要性不逊于资讯安全、飞航安全或金融管理,为确保长期电网妥适规画与独立公平运转,经济部应根据电业法,尽速建立电网规画运转监督机制。独立的电力调度运转单位,若能避免非技术性因素介入,确实遵守电力调度规章,并接受独立电业管制机构查核,让供电韧性真相透明,否则再多董总下台,还是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