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行记:那些难忘的小确幸
2024年8月底,从上海飞太原,先向北再向南,沿忻州、朔州、晋中、太原自驾游转了一圈,把之前几次山西旅游错过的精华景点逐一“打卡”补上,身心愉悦。
此行游历了佛光寺、南禅寺、雁门关、崇福寺、双林寺、镇国寺、天龙山石窟等多处著名国家重点文保单位。这些景点历史厚重、建筑古朴、塑像精美,各自精彩。
但是,此行途中遇到一些不太为大众所知但又让我印象极深的“小确幸”景点,特写此文,重温那些感动的瞬间。
偶遇3000年周柏
山西处处有宝藏,而且许多宝藏就在乡间路边普普通通的村庄里,一不留神,就会错过。
从五台县开往代县的路上,突然路边一个标牌吸引了我:三千年古柏。我马上停车,查资料,发现就在这原平县史家岗村的玉皇庙内有一棵3000年历史的周代古柏树。
在山西看多了千年古建筑,但3000年的古柏树倒是第一次听说。我立刻开车很快就到了村里玉皇庙前。庙门紧锁,我们数次来山西自驾已有经验,于是打电话找人来开门。
玉皇庙建筑为清代遗存,规模不大,但这棵参天古柏让我一下目瞪口呆。
这是用手机最广角镜头拍的古柏照片,仍然无法拍出全貌。古柏周长4.9米,高17米,树冠面积大概有360平米。
古树都是有灵气的,当地百姓在树前立了一块石碑上写“神柏”二字。
在古树的树荫下,我用力呼吸着这里的空气,感受着来自3000年前灵树散发的幽幽古意,怀想着时光流逝、王朝更替、风云变幻……
惠济寺:深藏不露的“打卡”惊喜
本来设计行程里是没有惠济寺的。在从五台县去代县的路中经过惠济寺,于是临时起意去打个卡,没想到惠济寺处处有惊喜。
惠济寺位于原平东北的中阳乡练家岗村内,创建于唐,重建于宋,明清修葺,鲜为人知。
文殊殿内一组宋代雕塑极为精彩,特别是两尊护法武士身高近5米,威武的躯干、怒睁的双目和婀娜的站姿搭配起来让武士顿时多了许多“人间烟火气”。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动感”的力士,忍不住各角度拍了许多照片。
这尊武士后面两根立柱也大有来头,经多方专家论证,这两根木柱竟然是唐朝的“遗物”!
就在这个大殿的角落里,有一尊小小的塑像引起我的注意。这尊塑像高约1米,乍一看没什么。但当地村民介绍,我发现这才是惠济寺最大的“惊喜”。
此塑像名为曹姑姑,相传在建造此庙时,村民曹氏每日清晨汲水一缸,足够工人一日之用,竣工后曹氏因长期辛劳在庙里去世,年仅16岁。后人念其功德,塑其身而祀之,为原平境内仅存的肉身菩萨。
千年后,这尊塑像还会散发神秘的香味,其中秘密迄今无人可知。
惠济寺的惊喜还很多,比如观音殿内十二圆觉菩萨像,颇具宋代彩塑特征,每一尊菩萨的胸前均佩戴有一条项链,其吊坠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宋”字。
当时这里被元朝统治,负责塑像的工匠借这种方式来寄托对故国的思念。
离开惠济寺时,一位“孙悟空”耍着金箍棒在寺门口和我合影,村里也在醒目位置挂着“黑神话:悟空”取景地的宣传标语。
代县文庙藏着孙悟空
代州文庙位于古城西南,唐代建,总面积144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左右设学正、训导二署,构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儒学建筑群,为华北现存最大的州文庙。
我去过无数地方的文庙,本以为代州文庙和我见过的大部分文庙雷同。没想到这座文庙全部被蓝色基调的琉璃瓦所覆盖,从棂星门开始,我就被这华丽的琉璃顶震撼了。
进入孔庙核心区域,见到整个大成殿的屋顶也被这种奇妙的蓝色琉璃瓦全部覆盖,我想我会永远记住这座独特的文庙。
大成殿有一大片汉白玉祭台,在走上祭台台阶两边的两根对称石柱上,我竟然看到了孙悟空的浮雕,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孔庙大成殿前为何不雕其他图案,而是雕了这样一组图案?
这两幅雕像颇有含义,一个是孙悟空还未修行当猴子逍遥自在的场景,一个是孙悟空举起金箍棒除魔斗妖的战斗姿势。这里是否暗喻着,猴子通过教育也可以入道成仙?
吴承恩1542年写出《西游记》,代州文庙重建竣工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可见孙悟空的故事在《西游记》之前就早已在山西流传。有个说法,孙悟空原型就出生在山西娄烦县,距离代州也不是太远。
黑神话悟空电游让山西旅游瞬间爆棚,冥冥中自有天意。
寂寞明长城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这次山西之行起意就源自雁门关。看《天龙八部》不知多少遍,乔峰一生起起落落风云变幻都和雁门关密不可分,每每读到乔峰在雁门关悬崖纵身跃下的段落时,都会心痛不已。到雁门关成为多年未了的一个心结。
从代县县城自驾到雁门关北门景区入口,路上经过著名的“雁门关十八弯”,很有驾驶乐趣。
想象中的雁门关两山高耸、一关险绝,萧瑟孤傲、侠气纵横。可是从进入检票门开始,我就怀疑自己是否来错了地方?一路几百米都是各式饭店、商铺,而且各家店铺都用喇叭循环播放着自己的饭店特色或商品介绍。
上了雁门关城墙,走了一圈修葺完好的长城就匆匆结束行程,赶向另一处还处于原始状态的宁武古长城。
广武明长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广武镇,修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万历年间完工。作为明长城的西段防线,广武明长城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北方防御的重要屏障,也曾见证了历史上无数的战事和民族融合。
广武明长城与雁门关唇齿相依,是明代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境内明长城的代表点段。
这段长城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最知名的是“月亮门”景观。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中秋之际,巡抚都御史李景元携兵备副使李茂春、左参将陈天爵、管粮通判蒲嘉伦终于修筑成了广武段的长城,其妻(明朝大将徐达曾曾孙女)亲自设计了月亮门所在的这座敌楼,并命名为穿心楼。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穿心楼只留下残留的部分瞭望口,被旅游爱好者称为——月亮门。
站在山头的月亮门,俯瞰山下,新老广武城尽收眼底,高速公路在长城脚下通向远方,再远处是绿油油的农田和一座座村庄、工厂……
目前广武明长城景点免费开放,从景区小停车场下车沿着残缺的土坯长城(这里国保碑显示部分长城属于北齐时期遗留)向上走大概20多分钟就到了一处山头,一眼望不到头的青砖长城展现在眼前。
这段长城台基尚算完整,但垛口基本缺失,烽火台也大都残破损毁严重。
广武明长城全长7264米,汉逐匈奴、唐御突厥、宋抗契丹、明击瓦剌,广武历经战斗4700余次。卫青、李广、杨业等都曾在此建功立业,说明在明长城修建之前的一千多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原抵御外族的战场。
我沿着没有扶墙的古长城,小心翼翼地走了数百米,感受着山间呼啸而过的凉风。和喧嚣热闹的雁门关景区相比,这里游人寥寥,只有山风和偶尔掠过头顶的雄鹰相伴。
土黄的山体、青褐色的城砖、星星点点的红色野花交织成一幅天然美图,令人心旷神怡。
忍不住想学乔峰大吼一声,然后就听到震天马蹄声从远方传来,“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
介休:琉璃天堂
这次到介休也是临时起意,没想到这座小城市让我从山西回来后常常眼睛一闭就浮现出那些巧夺天工、流光溢彩的各式琉璃造型与构件。
琉璃之旅先从一座清代的琉璃牌坊开始。太和岩牌坊位于介休市义安镇北辛武村一个仓库大院内。
山西文物遍地,清代建筑更是数不胜数,一般国保单位都轮不到清代的。但这座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才120年历史的牌坊,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六批国保。
只要第一眼现场看到这座牌坊,就可以理解它被评为国保实至名归。
我见过太多的牌坊,但像太和岩牌坊这样整座牌坊全部由琉璃造成的瑰丽建筑还是第一次见到。
牌楼坐北朝南,为四柱三门三楼式,建于石砌束腰须弥座上,歇山黄琉璃瓦顶。明间设七踩三翘斗拱七攒,次间置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五攒,明、次间额枋斗拱、门楣牌匾、勾滴瓦垄、吻兽脊饰及各种花卉图案、文字等全用黄、绿、蓝琉璃构件搭套安装而成。
此时正值正午,阳光灿烂,整座琉璃牌坊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各种色彩,亮目夺人。走到近处,会发现牌坊各处龙纹瑞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或楹联匾额等各处雕塑细节精细至极。
据说当时为造这个牌坊,在旁边专门做了一个琉璃烧制作坊,现场设计与烧结。
看完太和岩牌坊,我心里已经向介休默默道歉,原谅我之前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座山西小城琉璃工艺登峰造极。介休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介休市地处中原与北方的交汇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介休琉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曾经显赫一时的唐代九大名窑之一的洪山窑,是介休古琉璃的主要产地。到了明清时期,介休琉璃的生产达到了巅峰,既能登堂入室装饰皇家建筑,也能深藏民间。
进入介休老城,先去祆神楼和城隍庙匆匆打卡,然后就去介休琉璃代表后土庙。
介休后土庙坐北朝南,呈纵向双轴、南北合围布局,占地面积919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三清楼、后土庙、吕祖庙、关帝庙、土神殿等。主体建筑三清楼、献楼、戏楼联结成一体,十字歇山琉璃顶,结构精巧,为明清楼阁式建筑中难得一见的精品,而庙西区之吕祖、关帝、土神三庙和三连台之建筑形制,更为国内所罕见。三清观内保存有明代“万圣朝元”千尊彩塑,是立雕、壁塑结合的道教神祇群像。
这里真是琉璃的天堂啊,所有建筑的屋顶、屋檐、悬鱼等几乎都是琉璃构成,主色调包括黄、绿、蓝等。
以这幅照片为例,仅蓝色就可以看到至少5种不同的蓝调,黄色绿色也是如此,配上青砖墙壁和灰色原木结构,整体风格极和谐,随手一拍都是美丽画面。
介休有11处国保单位,我最后一站选择了五岳庙。事先知道五岳庙目前不对外开放,我们费了一些周折终于让文管员打开门进去游览。这时已经夕阳西下,光线不是很好,偌大的院子显得有些阴森和寂寞。因为光线不足,这里的琉璃建筑也黯淡下来。
或许是看到了我们的失望,文管员主动把主殿门的锁打开,叮嘱我们只能看不能拍照。
在山西看了那么多顶尖古建大庙,只要不打闪光灯都允许游客拍照。我一下好奇起来,心想这里藏着什么宝贝?竟然不允许拍照!
主殿黑乎乎的,刚进去似乎看不到雕塑壁画什么的,心想宝贝在哪呢?
当我抬头时,瞬间被眼前浮现的两条巨大的木雕蟠龙吓了一跳。
两条巨大的彩色木雕龙从天花沿柱盘旋而下,中间是一颗纸糊的大圆球,构成“二龙戏珠”。这两条悬塑雕龙总长8米连同中间的纸球都是明代原物,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悬塑明代雕龙,弥足珍贵。
在幽暗的光线里,两条龙张牙舞爪活灵活现,似乎随时就会腾空而飞。
因为不让拍照,我从网上找到其中一条龙的照片。
一点不夸张,这是我此生见过的最让我震撼的悬龙雕像之一。那一刻,我理解了文管员为何不让我拍照,估计是他怕知道此“国宝”的人太多都要来欣赏而没法接待。
介休一天看了五处国保建筑,这些景点竟然全部免费!不由感慨山西人民太厚道了。如果弄个联票比如收费100元来看这些国宝,我想游客都会愿意。
我问晋中市一位领导,为什么介休这么好的景点不收门票?领导回答,介休这些国保景点,平时不收门票来的人也不多,如果收门票就更没有人来了。
我听了顿感一丝悲凉,山西还有不少像介休这样深藏许多国宝景点的小城,可惜宣传乏力,游客寥寥。山西文旅振兴大有可为,也希望本文起点微薄助推作用。
天龙寺的唐代力士塑像
回到太原后,我专程去看在中国石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龙山石窟。从石窟看完走下山,路过一座规模颇大的寺庙,古意盎然。一查资料,此处就是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天龙寺。走过路过不能错过,于是进去朝拜。
没想到,天龙寺最精彩的地方就在山门口。
在山门前廊的两侧,保存有两尊唐代金刚力士泥塑,虽已残缺,但极其珍贵。
两尊塑像头部已经缺失,色彩黯淡,一看就饱经沧桑。此行看到的唐、五代、宋等各代庙宇内的雕塑大都在明清时代重新上过色,而这两尊塑像的色彩保持了原汁原味,岁月“包浆”,散发着一种醇厚古朴的美感。
更令人震撼的是塑像对人体结构的表现力,骨骼、肌肉、青筋均清晰有力,一左一右对称半蹲造型力感十足,刚健威猛。若是头部也保存下来,这两尊塑像该是如何的惊心动魄。难怪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赞誉这两尊塑像为“中国雕塑的第一坐姿力士”!
这种级别的文物在绝大多数城市估计都会被请进当地博物馆珍藏且作为“镇馆之宝”。而这两尊唐代精品塑像就简单地罩个玻璃罩,半露天立于山门屋檐之下,让我不得感慨山西文物宝贝实在太多。
其实,此行还去了宁武古城、朔州古城、忻州古城、榆次老城、山西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太原双塔寺等景点,各有各的精彩,就不一一详述了。
我订此行旅程机票时,“黑神话:悟空”游戏还没上线。等我出发时,因为该游戏的挖掘,山西一下成为全国最红的旅游目的地。
该游戏里覆盖了山西27处景点,等我把此行走完时再对照这27个景点名单,发现还有5个景点没有去过。
山西,等着我,我还会再来的。
作者简介:广慧并购研究院院长、广慧投资董事长。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读者群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