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揭牌 10年投入3千亿元强化半导体优势

「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于7日在国科会举行揭牌仪式,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中)、国科会主委吴政忠(左起2)、力积电董事长黄崇仁(左起3)等产官学界代表受邀出席。(李侑珊摄)

「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于7日在国科会举行揭牌仪式,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表示,AI技术结合晶片制造,将是台湾未来发展资通讯产业的关键技术,政府规画将于10年投入3000亿元的经费,不仅强化半导体业上中下游领域整合,还会投入揽才、育才与留才,致力成为维持业界优势的重要推手。

郑文灿也说,行政院去年核定「晶创台湾方案」,透过策略性的提前部署,整合跨部会、公私部门协作及国际合作,期能以半导体与生成式AI为核心,带动各行各业创新应用,布局我国未来10至20年科技国力。

国科会主委吴政忠提到,「晶创台湾方案」的4大布局目标,将让晶片创新不只在半导体领域,最重要是带入百工百业,创造有利于技术研发与产业创新需求的互动机制,另结合生成式AI,以建构产业创新生态系。

吴政忠指出,考量「晶创台湾方案」为10年期计划,为落实长期政策目标与4大布局策略,国科会成立「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以因应国际政经情势变化与科技创新发展,并关注国内外产业发展动态,滚动调整执行策略,致力让我国成为全世界产业创新的模范。

受邀出席的力积电董事长黄崇仁说,包含印度、日本、越南与沙乌地阿拉伯等国家都积极想与该公司技转,当中需要的人才均来自于半导体领域,台湾又以半导体为产业强项,因此全球只有台湾能提供专业优秀人才到相关产业,印度合作方也曾跟他提过,印度缺乏半导体人才,一定要靠台湾才能协助生产。

黄崇仁强调,台湾虽科技尖端技术强劲,但效率与营运成本却是全世界最低,以台积电熊本厂为例,经营成本甚至还比台湾低于50%,因此呼吁台湾要扩大吸引与留住国际人才。

台湾人工智慧晶片联盟会长卢超群认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建立很完整的堡垒,但国际知名品牌微软除了打造软体外,也想花大钱自己研制晶片,建议我国盘点相关产业,并找出有进一步发展潜力的关键点,才能继续维持半导体的领先不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