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预算再放大 晶创台湾推AI、半导体

「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揭牌,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中)、国科会主委吴政忠(左二)、台湾人工智慧晶片联盟会长卢超群(左一)、力晶积成电子董事长黄崇仁(右二)及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代理执行长阙志达(右一)共同出席。图/颜谦隆

为推动半导体优势结合生成式AI带动全产业创新,行政院去年核定晶片驱动「台湾产业创新方案(简称晶创台湾方案)」,落实此项政策的「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7日揭牌。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强调,明年度预算会再放大;国科会主委吴政忠则表示,在高点时要居高思危,必须走出自己的路,生成式AI出来后台湾会有很多机会。

晶创台湾方案为十年期计划,为落实长期政策目标与四大布局策略。为此,国科会成立「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郑文灿强调,台湾半导体先进制程占全世界9成,AI晶片大部分在台湾,AI硬体也赚很多钱,而台湾在Edge A(边缘AI)还有很多机会,希望在软体、记忆体、IC设计能够扩大,往应用和系统方向走。

郑文灿也说,今年科技预算,不包含国防科技就到达1,569亿元。为推动晶创台湾方案,十年需要3,000亿元,去年先编列120亿元给今年度预算,算是起了个头,「今年编明年预算会再放大」,揭牌是个总结跟里程碑,也是新的开始,为让晶创台湾计划往前走,政府会给予办公室最大支持,希望在半导体15年优势中加成发挥,创半导体产业第二个里程碑。

吴政忠表示,近几年台湾半导体被全世界看到,俄乌战争跟疫情是其中原因。而半导体在高点同时,台湾也要居高思危,不能只有半导体,而是应该趁机推向各行各业。希望晶创方案不止布局十年,而是带到2050年,一直往后走,让台湾一直处在高点。

吴政忠指出,晶创台湾方案有四大布局,首先就是把半导体跟生成式AI推到各行各业;其次扩大国内外人才;第三增进异质技术、化合物半导体等,台湾必须带着这些技术向前走;最后是成就新创,让国际资金投到台湾,才能把工作机会做大。

晶创台湾推动办公室代理执行长阙志达强调,台湾现在乘着半导体翅膀飞在高空上,但高处不胜寒,要思考如继续维持优势。办公室分为产业创新、新创培育、关键技术、海基人培等四大领域,分别对应晶创计划四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