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上市背后:中国男人的壮阳药 东哥都承包
(原标题:京东健康上市的背后:中国男人的壮阳药和避孕套,东哥都承包)
京东健康IPO
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IPO,登陆香港联交所。
据港交所公告,京东健康将发行3.819亿股股票,发行价为每股70.58港元,合计募资约265亿港元。
其中,基石投资者认购1.48亿股,占全球发售的38.83%,发售完成后,GIC、老虎基金持股超1%,京东集团持股68.76%,高瓴资本持股4.34%。
自2019年5月,从京东集团中分拆出来后,京东健康一共经历过3轮融资。
刚出来时,京东健康就获得了超1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京东集团、CPE中国基金、霸菱亚洲和中金资本等机构,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
上市前的最近一次,则发生在今年8月,京东健康向投资者发行B轮优先股,融资金额9.14亿美元,其中高瓴资本一家就投资了8.3亿美元,投后京东健康的估值也达到300亿美元,是京东集团总市值的四分之一,与阿里健康的市值持平。
京东健康上市后,股票一路走高,最高达到123.9港元/股,最终收于108.6港元/股,涨幅54%,市值达到3396亿港元,超过阿里健康的3222亿港元。
非药品收入占7成
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2017年至2019年总收入分别为55.53亿元、81.69亿元、108.42亿元;
2017年至2019年,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分别占京东健康总收入的88.4%、88.8%和87.0%。
2017至2019年,公司经调整的盈利分别为2.09亿元、2.18亿元和3.44亿元。
对比起同行来看,这个数据非常不错,因为一直处于盈利。而像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在2019年还都处于亏损当中。
但是小编注意到,虽然这三家企业都号称医药电商,但是京东健康的主要营收手段,却来自于非药品业务。
据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来自非药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7成,这其中包含计划生育用品、隐形眼镜、成人用品以及家庭保健产品等等。
从这个方面来看,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显然更专业,更接近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定位。而京东健康虽然名字叫健康,但主要收入却来自避孕套、隐形眼镜、成人用品等产品。
一位网友表示,3000亿市值的京东健康,主要卖壮阳药、情趣品、避孕套...药品收入占比不到三成。东哥真是承包了中国男人的夜生活...
营收相当,用户却只有阿里健康的二分之一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京东健康的用户数与阿里健康相差巨大,但是营收相当,利润也相当,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的累计用户数超过1.5亿,活跃用户7250万人。
而阿里健康,截至今年9月30日的年度活跃消费用户已经超过2.5亿,使用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的累计净活跃用户,也超过了3.3亿人次。
也就是说,京东健康的全部用户数,只有阿里健康的一半不到。
从合作商家数量上看,阿里健康合作商户数量超过1.8万家,而京东健康合作商家数量只有9000家。
用户数和合作商家数的差距,也让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GMV(成交总量)相差巨大。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健康上半财年总GMV达到554亿元,而京东健康半年度GMV是339亿元,与阿里健康存在较大差距。
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2020年上半年营收达到87.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3.7亿元。
而阿里健康中报显示,上半年阿里健康营收71.6亿元,净利扭亏为盈达到4.36亿元。
这让小编不禁思考,阿里健康的用户数是京东健康的两倍,为什么收入差不多,到底是京东健康被高估了,还是阿里健康被低估了?
一位业内人士对易简财经表示,京东健康一下冲这么猛,业绩暂时还支撑不住,目前营收面主要靠医药电商,看似稳定,其实主要是之前京东电商医药的运营转移。
其他层面,尤其用户、互联网医疗、线下嫁接,还有与保险交汇的部分,都还比较弱。也就是说,短期只有营收这块有财务面保障,IPO后,其它稍微一拓展,整体就可能亏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