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結合部會力量 提超額儲蓄解方
行政院主计总处最新预测,2024年超额储蓄率上修至16.70%,超额储蓄高达4.21兆元,继连续四年站稳3兆元后,今年将首度冲破4兆元,为历史新高,显示闲置资金仍多。 联合报系资料照
3月初行政院主计总处提出最新预测,2024年台湾超额储蓄率上修至15.46%,超额储蓄金额高达3.8兆元,不仅连五年超过3兆元,且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国内闲置资金相当多,外界也担忧过多的超额储蓄,不利台湾经济中长期发展,故呼吁政府须注意此一问题存在。
职是之故,中央银行于4月18日立法院备询时,针对解决超额储蓄问题提出三项建言:其一,增强民间部门参与公共建设量能,以提振民间投资,并因应少子化、高龄化趋势及净零排放目标,推动相关基础建设;其二,为因应家庭高储蓄率,可引导民间资金发展金融服务业及财富管理业务,以提升金融产业生产力;其三,善用超额储蓄进行跨国投资,取得关键技术及战略性资源,协助厂商国际布局,巩固全球价值链地位。
要能落实上述三项建言,有赖财经各部会共同努力。囿于篇幅,本文只针对其中第二项建议加以评论。的确,为了解决超额储蓄问题,可透过引导民间资金发展金融服务业及财富管理业务,例如善用信托、搭配税务咨询及提供财富管理方案等,来规划退休理财和财富传承,该项做法既可减缓超额储蓄、增加投资,又可提升金融产业生产力;而要实践此项做法,外界直觉会认为此乃金管会的责任,和其他财金部会如财政部和央行关系不大,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赖总统在竞选时,即抛出要松绑金融法规,将台湾打造成亚洲资产管理中心之政见,而他也观察到除了宜松绑金融法规,也要让投资标的多元化、产品线更完整,才能去化社会游资及金融业资金。而新任金管会主委彭金隆为了落实赖总统「将台湾打造成亚洲的资产管理中心」的政见,日前在立法院的报告指出,将结合各相关部会,订定我国资产管理中心发展策略与目标,将尽速盘点现行法规与实务障碍,并研订法规调整及法规松绑,协调各方资源发展具竞争力的资产管理金融商品。
彭主委一针见血指出「打造成亚洲的资产管理中心」必须克服的困境,点出必须结合各单位之力量及资源,方能发展具竞争力的资产管理金融商品。观诸国际如新加坡之所以拥有目前亚洲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端赖其金融产品多元、资金可自由进出、较低税赋、及丰沛国际金融人才等优势所致。
如何藉轻赋减税吸引国际资金做资产管理,有赖金管会协同财政部一起缜密规划,而有关国际金融人才之培育,前总统蔡英文已在政大及中山大学设立国际金融学院,相信假以时日必有所成;惟提升资金进出自由度则需由央行主责,至于金融产品多元则需要金管会会同央行来一起解决,因为资产管理中心许多产品与汇率相关,都需央行同意,方得在市场上发行并出售。
央行于2021年1月28日曾修正「银行业办理外汇业务管理办法」,放宽指定银行于境内发行外汇金融债券得连结衍生性商品为结构型债券。惟其他相关外汇商品的开放则呈牛步化的现象,如放宽台币兑美元之NDF的可承作对象,又如期交所研议多年希望央行开放、也是国内投资人最需要的台币对主要货币之汇率的期货合约及选择权合约,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甚至金融机构都没有足够且多元的汇率金融商品来从事避险,遑论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资产管理金融商品。
总而言之,要解决超额储蓄问题并落实金管会「打造成亚洲的资产管理中心」的政策目的,必须结合各部会之力量,其中央行必须摒弃只重视外汇市场稳定,而放弃开放台币兑换主要通货之外汇相关商品多元发展的思维,否则台湾要成为「亚洲的资产管理中心」的政策目标,恐将再沦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