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超额储蓄的祸害与因应

台湾今年的超额储蓄率推估为13.96%,高达3.26兆元。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的超额储蓄从2020年起即突破3兆元,2022年超额储蓄率为14.8%,远远超过韩国的1.8%、日本的2.1%、中国的2.1%。根据主计总处最新推估,今年的超额储蓄率虽会略降至13.96%,但超额储蓄仍高达3.26兆元。

台湾超额储蓄率高的原因在于储蓄意愿高但投资意愿低,2022年台湾的储蓄率为42.6%,但投资率只有27.8%,导致超额储蓄率达14.8%。反观韩国,2022年的储蓄率达34.9%,但投资率也有33.1%,故超额储蓄率只有1.8%。中国亦然,它的储蓄率也高达46.2%,但投资也有43.9%,所以超额储蓄率只有2.3%。

为何台湾的超额储蓄没办法疏导或降低呢?理论上,这些超额储蓄可以导入基础建设、债券投资,透过创投,投资新创公司、投资基金,或者是直接投资产业。但过去几年来,政府官员总是夸夸其言,没有多少作为。

为何我们必须苛责这些官员呢?因为超额储蓄造成房地产飙涨、股市泡沫、年轻人低薪,危害甚钜。官员常说这些资金之所以没有好好导入新创企业、基础建设或新兴产业,因为缺乏配套,加上不够多元化。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拥有好的投资报酬率,所以2022年资本形成的2.2兆元中,电子零组件业就占了7成,代表产业有好的利润,就会带动更多的投资。

但这只是表面或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房地产的投资报酬率太高,造成资金前仆后继的涌入。而利率长期偏低率,以及银行对土建融资查核的相对松散,难辞其咎。第二,股市的内线交易层出不穷,对于有足够资讯的投资人或业者,超高的报酬率也使他们不愿轻易投入新创或基础建设等必须长期经营的项目;现在就连很多创投公司都舍弃前期投资,直接投入股市卡位。第三,服务业缺乏松绑、产业化的动力,造成服务业规模小、商业模式不够先进、报酬率低,也使得投资人不敢随便投入。

鉴此,这些超额储蓄必须有效疏导,降低对股市、房市的炒作,并投入基础建设、新兴产业、新创企业,我们认为政府应有的对策包括:其一,探讨当前利率的合宜性,以及全面检视银行土、建融资的审核机制,以进一步抑制房市炒作与价格飙涨。

其二,加速半导体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果。尤其是租税优惠、科专计划补助、基础研究投入等政策工具的调整上。例如半导体晶片可以应用于农业的无人机施肥灌溉,晶片也可应用于机械业的智慧制造,应用于达文西手臂的医材、汽车电子化、医疗、零售、国防军品的AI应用等。一旦这些行业快速升级转型,台湾产业的M型化就不会那么严重,就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不会只投入半导体与电子资讯业。

其三,促成服务业的松绑、产业化,尤其是各服务业主管部会必须有产业化的绩效指标(KPI)。服务业主管部会目前只有规范、管制,缺乏产业化的KPI,以至于服务业的规模小、商业模式不够先进,研发投入少、生产力低,报酬率也低,导致投资人望而却步。如果可以透过法规松绑、产业化,并导入超额储蓄与保险资金于台湾的长期照护、国际医疗、都市更新、金融理财、创投服务等领域,将可纾解超额储蓄的压力。

其四,重新检讨基础建设投资证券化(REITs)不振的原因。政府过去也曾经尝试疏导闲置资金于REITs,但成效不佳,是否因为报酬率太低或是何种人为的阻碍,应该深入检讨,才能有效导入闲置资金投入该领域。

其五,应设立「类」主权基金。多数国家都有主权基金的设立,用于财富投资,当然也有部分有产业政策的功能。政府可以透过公债的发行、一定比例的劳退基金,再导入民间超额储蓄、保险资金。由民间占较大的股份,以追求效率。同时,由公正人士担任执行长和董事长,避免循私并定期将投资绩效、投资标的公开透明化。但基金必须具有部分产业政策功能(例如10%),如此,透过资金的挹注,协助台湾新兴产业的购并、合并、策略联盟,将可加速台湾产业的绿色转型、数位转型,以及解决人口老化、缺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