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日企因应美中博弈的策略与启示
图/美联社
日本日经平均指数历经30余年低迷之后,去年劲扬逾25%,今年2月超过1989年「泡沫经济」破裂之前的历史纪录,一路高歌猛进至四万大关,今年迄今大涨近20%。此外,GDP温和成长,通膨率从2022年4月起持续超过2%,摆脱长年的通缩困境,加上公司治理改革有成,更是吸引许多国际企业重返日本投资。
尽管日本经济表现颇为亮丽,但最近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仍对日本企业示警,因为美中爆发贸易争端之后,随着双方竞争日益激烈,造成地缘政治风险不断提高。加上美欧国家先后以「公平贸易」为理由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实施调查,同时透过加征关税进行制裁,希望借此降低其经济对中国之依赖。这些前所未有剧变,让长期依赖海外成长的日本企业更加担忧,未来恐将被迫陷入美中博弈夹缝之间,稍有不慎可能波及生存。
依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所公布的「企业营业收入」资料统计显示,日本企业海外子公司收入占整体企业收入的比重,从1996年的7%增加至2023年的29%,创下历史新高。此趋势反映出「日本失落30年」以来,由于股市长期低迷、投资停滞、内需消费萎缩、人口老化所造成的经济衰退,导致许多日企被迫到海外寻求成长机会。
《经济学人》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此一期间日本企业海外子公司收入的「一半」以上,其实是来自美中两国需求成长所创造的贡献。亦即两个市场对日本企业在迎接全球经济环境剧变的浪潮中,扮演极为重要的关键角色,也促使日本企业必须在美中博弈不断升级下,设法找出让企业持续成长的最适模式。
无庸置疑,美国一直是日本企业市场布局最重要的国家。自从美中贸易战开打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日本许多企业配合美国,甚至将中国的工厂转移东协国家,例如去年9月三菱汽车扩大印尼生产,除了安抚担忧地缘政治风险的客户之外,也达到供应链多元化。此外,日本汽车厂商丰田、日产,以及电子厂商松下电器等企业,更是在美国总统拜登重振制造提供补贴政策下,先后前往美国增设子公司,其美国子公司销售金额激增,不但创造更多在地就业机会,也挹助税收。
不过,日本企业在接受美国政府提供补贴的同时,除了被迫遵守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之外,其实更加担忧美国政治动荡所带来的风险。亦即今年11月美国大选,如果前任总统川普胜选,极有可能废除现行补贴制度,或是优先考虑将补贴提供给美国企业。很显然地,不论是共和党或是民主党,美国在产业政策选择上,仍然是以美国利益为优先的保护主义。
至于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方面,从日本经济产业省最新公布的2024年「通商白皮书」数据显示,日本供应链对中国之依赖程度仍然颇高,且企业的态度又较官方务实许多。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斋藤健于内阁报告中指出,随着美中贸易争端未熄、保护主义擡头,全球经济更加碎片化和脆弱化,日本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分散供应链采购来源,同时与志同道合之国家共同构筑「透明、强韧、可持续性」供应链,尤其需要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之合作,进而建立自主供应链。
然而地缘经济关系之下,不少日本企业仍然认为中国是利润丰厚、无法割舍的市场。在新冠疫情缓和后,虽然中国经济表现不佳,但日本许多企业认为是结构转型的现象,其未来潜力无穷。例如今年4月丰田及日产汽车分别与中国的数位巨擘腾讯及百度合作,希望让其所生产制造的汽车能获热衷于高科技的中国民众青睐。这些事实,从过去两年以来双方的贸易量,较十年之前的贸易量成长3成以上,即可窥见端倪。
从上述日本企业历经泡沫经济破裂的「失落30年」,到近年面对美中大国博弈之下,在夹缝中灵活选择游走于两国间找出最适生存模式,其实可以提供台商作为借镜。此意味着,除了持续拓展西方国家市场之外,两岸产业在地缘经济关系下,已发展为紧密难以脱钩之格局。毕竟,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出口的3成以上,而且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业者与其跟着政府陷入政治意识型态纠葛,不如掌握大陆产业转型机会,此将是台商今后能否参与其市场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