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高科技人才培育的短中长期策略

工商社论

最近两年,教育部因应产业界的需求,已经着手于确保并扩大,现有高科技人才的竞争优势。以今年为例,2月正式合并的「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立刻成立「产学创新研究学院」;而立法院于今年5月,也通过「国家重点领域产学合作及人才培育创新条例」。此外,清华大学的「半导体学院」,已经在7月获得教育部核准定案,而台大和成大也将会跟进,成立高科技的研究学院。就此观之,四个(「阳交大」算一个)顶尖大学,在既有雄厚研究实力的基础上,投入高科技与半导体的人才培育,假以时日,人才缺口压力,将可望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

而从10月起,大学院校陆续在实体教室上课之后,理工学院的科学教育,透过只能面授机宜的线上教学,难以达到实验操作效果的困扰,终于得以解决。所幸至今疫情发展,受到稳定的控制,国立顶尖大学的先后投入,势必将引导莘莘学子投入半导体、人工智慧、云端运算、电动车、量子科技的研究领域。

以「护国神山」台积电为例,多年来的人才,最重要的来源,莫过于台清交的博硕士,贡献良多。如今,密集成立的研究学院,要满足高科技产业的人才需求,还有三点必须正视。

首先,值得乐观看待的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短期(三年,2024年)就可以培育出来第一批的硕士生。但是在中期(六年,2027年),相关的问题可能就会逐渐浮现。尽管硕士结业、再加上攻读博士学位,指日可待;然而,六年的时间,对于需才孔急的产业界来说,值得忧虑的问题有二。其一,时间就是金钱,六年后的产业发展,在美国与欧盟各自尝试建立完整产业链的现况持续发展之下,变数多,难以预料。其二,种种不确定的「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来自全球政经形势的演变,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冲击,都是操之于人。

其次,长期(九年,2030年)而言,必须重视的是,美国与中国大陆的博弈,经贸组织的RCEP和CPTPP,以及新南向政策发展,等等外在政经环境的影响因素。值得忧虑的问题有二。

其一,中长期的高科技产业,市场在哪里?其二,相关产业的高端技术是什么,以及如何透过屈指可数的国立顶尖大学,培训出能够和大陆倾举国之力,所组建出来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相互抗衡。就此而言,政府必须关注的是,这些研究学院的能否永续经营,产业的兴替将直接影响到顶尖大学学生的投入热诚,尤其是可能要读五年(或以上)的高科技专业博士。

最后,与中国大陆「由上而下」形成强烈对比,我们的科技人才培育,是由高科技产业主动投入,从企业建立集团量身打造的「研究院」、企业家自己捐赠高科技学院给顶尖大学的母校,最终促成各种研究学院,在今年的陆续设置。对于企业而言,用不同方式参与人才的培训,研究人力是高科技产业最重要的资产,其理自明。对于国立的顶尖大学而言,响应政府的政策,既有利于产学合作和招募学生,更有助于专利资源的争取,以及后续的技术移转与学校财务挹注。

对于个人而言,国立顶尖大学的研究专业,毕业与高薪,两者兼而有之;但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政府的政策,则影响深远。顶尖大学大学部的学生与家长,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未来前景的展望,最近两三年的发展,无疑会成为参考的重要判断依据。

综合以观,现阶段的研究学院之绩效,三年可期,六年可能要「停看听」,必须进行阶段性的检讨,而九年的长期,则需要政府更具有前瞻性的,设定宏远的政策目标。高科技人才的培育,由于受限于国际政经环境外在影响甚巨,需要国家资源的长期稳定之挹注。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两难困境则是:全民可以受惠吗?对于全体国人来说,高等教育政策为了满足产业人才的需求,透过政策鼓励措施,以及教育部核准程序「绿灯全开的专用车道」,由国立的顶尖大学做为领头羊,设置特定产业的研究学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训特定研究专业的博硕士,投入特定的产业。从「成本与利益」的「分散与集中」的角度观之,因应产业导向而设置「研究学院」,对于国人并不是「利益分散/成本分散」、利益均沾的「大众政治」(majoritarian politics),而恐怕是「利益集中/成本分散」的「客户政治」(clientelistic politics)。如何让全民受惠,是政府在培训高科技人才的同时,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