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石油政治对美国期中选举的短中长期影响
工商社论》
紧锣密鼓的美国期中选举,在最后冲刺的阶段,特别是无法有效抑制油价的民生问题,无疑是执政的民主党责无旁贷的重要课题。受到沙乌地阿拉伯在10月主导OPEC+,从11月1日起,每天减产200万桶原油的影响,对7月曾经亲自造访沙乌地首都利亚德的拜登总统来说,既显示外交出访的无功而返,还要面对民众在11月8日期中选举,用选票表达不满的政治压力。
回顾石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始自于一甲子之前,中东国家在1967年发动第一次石油禁运,以及1973年到1974年的第二次石油禁运,都因为石油供应的短绌,造成全球各国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为了不要让历史重演,美国因而在1975年提出「能源政策与保存法案」(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以建立战略原油储备、消费者能源保存方案、以及企业平均燃料经济(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确保基本需求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远在中东的战火,近在咫尺的美国东岸离岸和墨西哥湾各州之生态浩劫,都影响到后来的发展。1978年到1979年的伊朗革命,以及1980年到1981年的两伊(伊朗与伊拉克)战争,中东局势的稳定与否,不但影响全球石油的供应,也造成美国政府的困扰。美国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的离岸石油钻探,1980年只占全美国需求的8%,到了2010的年代,则成长到超过30%。至2014年,美国进口的石油数量,是1900年代之后的最低点。而2000年以后,美国境内的页岩油,随着开采技术愈来愈成熟,成本也逐渐降低,产业规模的茁壮成长,使得在川普总统任内(2016年到2020年),美国已经成为石油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裕,是先进国家极其少见的石油输出国。
由于美国对于石油需求,原本是因为战略储备的需要,并不开采蕴藏量极为丰富的原油,而以进口补足。但因为中东政治局势的发展,不断影响美国的外交和国防政策之订定,而回归到离岸石油钻探。但后来因为石油钻探引起世界级的生态浩劫,以及国境本土的页岩油产业之成功,改变了国际石油供应的基本格局。而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其一,只要美国愿意,就会是石油自给自足的国家;其二,中国大陆已成为沙乌地阿拉伯占比四分之一的最大石油买主。
正因为如此,就今年底之前的短期影响观之,10月19日到21日,由沙乌地阿拉伯主办,「未来投资倡议」(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非营利基金会的第六届会议,这个强调:教育、医疗、机器人、人工智慧、永续发展,五大领域解决方案的盛会,对于沙乌地的经济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再加上11月开始每天减产200万桶原油,对于美国期中选举的影响,也许是形式上的意义,大于实质的意义,但却显示美国的中东政策,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就中期的影响观之,如果执政的民主党在期中选举失去众议院的多数席次、以及目前50:50的参议院,政治上的效应将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层面。高龄80岁的拜登总统,除了难以在明后年推动重大法案,在党内也难逃被质疑领导统御的能力,是否足以带领民主党在后年总统大选取得再一次的胜利。而由于造成通膨严重的原因复杂,更涉及联邦准备理事会的独立决策,能否在两年后11月的总统大选前,扭转当前不利的经济形势,对于可能失去国会席次优势的拜登总统,是不可承受之重。
就长期2024年11月总统大选之后的影响观之,美国在中东的退位,将牵动的是中东和中亚的地缘政治版图。有鉴于欧洲主要国家,今年为了争取更多元而且稳定的油源,以摆脱在「后俄乌战争」之后,对于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不断穿梭于波斯湾国家,寻求暂时性、甚至中长期合作与合约的签订。做为欧洲今年最重要的能源供应者,美国的石油天然气与其他型态的能源业者,势必关切拜登总统的再生能源政策,是否符合他们的利益,则又牵动两大政党在国会和州长选举更长久的竞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