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無害卻危險!研究:「六大」生活習慣 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

一些看似无害的习惯,可能都会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风险。示意图,图片来源/Ingimage。

失智症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能避免这些习惯的影响,也许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风险。

俗称「失智症」的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令人心碎的疾病,它是一种脑部上的神经退化病症,患者会逐渐忘记生活上琐碎的事情,最终渐渐演变成遗忘周边的人、事、物,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晓得。这对家人与孩子来说,是最难以接受的悲恸。

医学上,目前没有任何方法能治愈或逆转,只能尽可能在前期发生征兆时,延迟并改善生活品质,患者也许还是能独立完成许多生活上的大小事,但大部分需要认知功能的行为,还是需要他人的监督。

失智症是种可怕的病,它偷走人们伴随一生的最重要元素——记忆。没有了记忆,仿佛失去了过往的历练,那些爱过的、笑过的、哭过的⋯⋯竟只能成过往云烟。

事实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与生活压力的扩张,阿兹海默症的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非营利组织「阿兹海默症国际组织」(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表示,阿兹海默症让全世界约有5000万人受到影响,预计到2050年,将会影响超过1.31亿人。

失智症的罹病主因除了遗传,生活习惯也占很大的一部分

《huffpost》报导,失智症是记忆、语言、解决问题和思考能力的丧失,主要影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但偶尔也会发生在中壮年人身上,失智症最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这些患者的起居也都需要额外的照顾。

心理医师布莱尔斯蒂尔(Blair Steel)解释,「失智症是至少两种大脑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疾病,像是判断力和记忆力的消失,常见的前兆可能有健忘、社交技能障碍与影响日常功能的思维限制。」

他强调,通常导致失智症的原因,包含遗传、家族史、年龄、体质等,而心脏的健康状况和脑部的外伤史,都是增加罹患失智症风险的主因,但另一大主要影响的成因是生活习惯,「虽然你没办法控制自己的基因,但一些看似无害的习惯,可能会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机率。」

而这些习惯,你是否都被说中了呢?

1、经常久坐与运动量不足

经常久坐的上班族可能会有许多负面的影响。示意图,图片来源/Ingimage。

这是许多上班族经常会有的问题,往往坐在办公室工作,一晃眼就是8个小时几乎都窝在座位上。

医学研究发现,久坐将提高罹患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以及失智症的风险,也会造成骨骼的伤害和肌肉退化,血液循环不佳也容易导致思考迟钝、影响心理上的健康。

然而,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认知障碍和罹患失智症的风险,长期、规律的运动习惯可以对大脑和健康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尤其是60岁以后,每天运动更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风险。

2、社交活动不够

也许你不喜欢社交、也厌倦了那些虚有其表的应酬关系,但研究发现,实际上这些社会上的交流,对于失智症的预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积极融入社会的运作方式,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科学家发现,透过社交活动的刺激,可以增进大脑的活跃,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和朋友的互动就更加重要,但是在现代这个社群软体最发达的时刻,真正面对面的社交活动已经愈来愈少见。

布莱尔斯蒂尔解释,「现代的人们可能在社群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但其实这不会有面对面社交那样刺激大脑的连结体验。」

但他也说,不良的社交反应会导致压力荷尔蒙升高,过度刺激的结果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理压力变大等负面反应,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活动非常重要。

3、经常熬夜与睡眠不足

经常熬夜与睡眠不足将成为罹患失智症的风险之一。示意图,图片来源/Ingimage。

对许多现代人来说,由于工作繁忙、家庭义务繁重,基本上睡眠都被放在最次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忙完一天的事情后,熬夜追剧、玩游戏等休闲活动,才是上班族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一般来说,睡眠是补充体力,也是让全身器官舒缓的时刻,熬夜则会让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免疫系统的强度也大大降低,因此,各类型的疾病就会趁身体防卫最低时入侵身体,导致感冒、过敏、皮肤状况变差、肠胃不适、头痛等症状,熬夜也会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风险。

布莱尔斯蒂尔建议,睡前应该尽可能避免滑手机,因为睡眠有可能被干扰,如果可以,睡前30分钟都要远离电子设备。

4、长期承受巨大压力

根据阿兹海默症国际组织的研究,压力和失智症息息相关,因为当人们感到压力时,脑内的皮质醇会被释放,它会导致记忆力出现问题;压力、尤其是缓慢而长久的压力对大脑的负面影响,将因为皮质醇的升高而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因此,透过健康的习惯来减轻压力,是降低失智症风险的关键,包含运动、充足睡眠、与家人共度时光、冥想、听音乐、阅读、旅行等都可以放松,找到自己能舒压的方式,能够更自然且惬意生活。

5、饮酒过量

饮酒过量将影响健康。示意图,图片来源/Ingimage。

研究发现,在酒精中有一些特殊的成分,被认为会和造成失智症的脑损伤(ARBD)有关,这是由于经常饮酒、且持续多年所造成的大脑损伤有关。

事实上,偶尔小酌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如果长期过量饮酒,就会引起诸多健康相关的疾病,罹患各种癌症的风险、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急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

此外,由于酒精属于一种慢性的神经毒素,它会造成认知上的智力问题、记忆力丧失、认知能力退化、情绪不稳定、焦虑等症状,进而导致罹患失智症的风险增加。

※ 提醒您:禁止酒驾 饮酒过量有碍健康

6、暴饮暴食与营养不均衡

饮食问题其实也是现代人经常外食会碰到的日常,因为上班忙碌的关系,一般上班族几乎很难有正常的时间好好吃饭,便当就成了解决一切的首选,但由于商家食物为了重口味,几乎都是重油、重咸、油炸、辛辣等类型,而且热量非常高。

研究表明,这些富含加工成分的食品会大大增加成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风险,虽然没办法每个人都餐餐重视最健康的饮食,但应该尽可能保持均衡、健康的饮食,那对健康非常有助益。

尝试多吃绿色蔬菜、莓果、全谷物、豆类、坚果、鱼和橄榄油等健康脂肪,同时限制红肉、糖果、起司、奶油以及快餐和油炸食品。这些都是可以优化大脑健康的选择,减少加工食品、吃食物原型非常重要。

布莱尔斯蒂尔说,应该透过上述的饮食方式,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风险。

他强调,「如果你的家人已经出现了失智症相关的症状,你也应该去看医生并进行评估,若是在初期,有可能减轻或延缓失智症发生的机率与时间。」

※ 有失能失智照顾需要,请拨打1966长照服务专线

(本文出自2024.01.30《远见》网站,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