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睡越暴躁 美研究发现增加忧郁症风险的睡眠习惯

熬夜、睡眠时间不足与睡眠模式长期不规律的人,罹患忧郁症的风险往往也提高。(图/DVIDS)

为了解睡眠时间与睡眠规律性,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美国密西根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逾2,000名实习医师进行为期1年的睡眠与情绪数据追踪。结果发现,熬夜、睡眠时间不足与睡眠模式长期不规律的参与者 (如就寝与起床时间不固定、突然一次性长时间补眠),罹患忧郁症的风险往往也提高。研究还发现,睡眠缺乏规律而导致的心情不佳,与人熬夜到深夜而隔天还要早起上班等同。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2021年2月份的《NPJ数位医学期刊上。论文指出,现有研究已发现睡眠总时间与忧郁症存在着关联性;然而,对于睡眠时间、睡眠规律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现有文献的论述仍旧不足。

特别是受限于科技,过去对睡眠时间与规律性的侦测,往往只能倚赖参与者自陈报告,因而对研究成果带来局限。为此,研究团队集结2,115名刚从医学院毕业并展开第1年实习的实习医师。

其中,56%为女性,所有参与者年龄为27.5±2.4岁。其生活特征工作量突然上升,每天24小时都要轮班。这些工作上的变化造成睡眠模式的不规律,而随着实习的开始,罹患忧郁症的人数急遽上升。

突破前述自陈报告带来的限制,所有的参与者需配戴腕戴式侦测器,如Fitbit、Apple watch等智慧手表,以记录就寝与起床时间、睡眠总时数,以及隔日起床后情绪变化。此外,在为期1年的研究期间,所有参与者每季都要接受一次忧郁症检查

结果发现,每日睡眠模式缺乏规律性的参与者,往往在忧郁症问卷检测中取得较高分,每天情绪也处于较低荡的状态。同样地,经常熬夜与睡眠不足的人,忧郁症检测一样获得高分,每天心情也都相当地不美丽。换言之,每天起床时间不固定的人、前一晚熬夜的人,以及睡眠不足的人,他们都会发现自己起床后的心情不太愉快。

研究团队指出,透过先进的穿戴式技术,让研究者能够获得比以前规模更大,却更精准的心理健康与生理数据。这些让该研究发现睡眠、日常情绪以及忧郁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不过,由于实验对象全数为年轻的高学历知识份子;换言之,能否适用于普罗大众,则须进一步的实验检证。但研究团队强调,实习医生高压、高工作量、作息不固定的生活型态,非常适合作为实验的样本。未来,研究团队可能会针对家中幼儿父母,进行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