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严重污染 黄鳍鲔「汞含量」从1998年后大跳升

▲▼鲔鱼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珍馐美食

国际中心台北报导

密西根大学领衔研究表明,全球深海含量逐年增长,已导致夏威夷黄鳍金枪鱼又称黄鳍鲔/黄鳍吞拿 鱼)的汞含量以3.8%的速度上升。这是首个证实某种鱼类受汞污染影响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环境毒理学化学期刊》(Journal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研究员之一,密西根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助理研究科 学家Paul Drevick表示:「数据模型预测均显示北太平洋的金枪鱼含汞稳年增长,证实了深海鱼的汞含量受汞排放的影响。按照如今的汞排放率,北太平洋水域的汞含量在2050年会加倍,我们急需更严厉的政策措施以减少汞排放。」

近10年,科学家预测深海鱼类含汞量会随着大气层中有毒成分升高而上 升, 却一直都没有证据证实这一猜测。事实上,更有研究表明深海鱼类的汞含量没有变化研究者收集及再次分析已发表的3个不同年份的夏威夷黄鳍金枪鱼报告(1971年,1998,与2008),发现1971和1998年的汞含量没有变化,2008年的含量均高于1971和1998年。在1998至2008年间,黄鳍金枪鱼含汞量以3.8%的速度逐年增长。

汞(水银)能在 鱼类体内大量聚集,会对食用大型掠食型鱼类,如金枪鱼及剑鱼(Swordfish) 的人们造成健康威胁。黄鳍金枪鱼常用做刺身或烧烤材料。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已将黄鳍金枪鱼列入「高汞量」鱼类。

该研究由密西根大学,加拿大魁北克自然与科技研究基金(Fonds de recherché du Quebec-Nature et Technologies)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伍兹霍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资助。(看原文: http://goo.gl/TDr9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