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不孤单 郑致道伴癌友度过内心低潮

郑致道提醒,癌症治疗是长期抗战,不见得随时要保持奋战的精神,出现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都是很正常的,不需要隐藏。(郑致道提供)

癌症治疗不断进步,已经不再是「绝症」,但病人可能面临各种负面情绪,往往被外界忽视。2009年,国内一群医师有感于癌友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共同成立台湾心理肿瘤医学学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身心科主任郑致道也是其中之一,目前亦担任台湾心理肿瘤医学学会理事长。

1977年,心理肿瘤学(Psycho-Oncology)概念首度由美国医师Jimmie Coker Holland提出。郑致道说,之所以称为心理肿瘤学,而非肿瘤心理学,初衷是希望每位癌症照护人员都了解这个领域,并将心理肿瘤学应列为癌症照护的一环,而非仅限于心理专业人员。

根据国内现行规定,医疗机构须至少设置一名癌症专责心理师,并将癌症情绪筛检当作评鉴标准。郑致道直言「这只是起头」,还有很多值得努力的空间,例如病人筛检出情绪困扰,后续如何转介分流,需要更完善的设计;收治较多癌症病人的大型医疗机构,应设置更多心理师,以充分因应癌友需求。

郑致道说,台湾人性情比较压抑,认为情绪问题要自己解决、不应造成别人负担,或是不想被贴上「脆弱」的标签,但癌症治疗是长期抗战,过程非常辛苦,不见得随时要保持奋战的精神,出现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都是很正常的,不需要隐藏。

郑致道指出,癌症诊断后的前个月是自杀率最高的时期,许多刚罹癌的病人会害怕死亡,觉得像是被宣判死刑,这个阶段尤其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他曾遇过一位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如果积极治疗或许有机会痊愈,但她非常担心自己会像亲人一样因癌症过世,因而陷入全然的痛苦,后来辗转得知她已走上绝路,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另当病人治疗告一段落、即将回归日常生活,也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郑致道说,有些人过度担心身体太劳累导致癌症复发,甚至刻意晚上9点就准备睡觉,但反而带来更多焦虑;或者因为脱离密集追踪治疗,导致不安全感,或是需要重新适应过去的生活,而面临许多挣扎,此时也很需要心理介入,依照个人情况提供因应建议。

其实并非所有癌友都会陷入负面情绪,郑致道提到,有些人在罹癌后出现心灵成长,或是生活有了正向改变,重新找到生活重心,他借此鼓励众多癌友,积极接受治疗之余,心理层面也别忘了跟上脚步,必能找到生命中的意义和价值,迎向未来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