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升级自动贩卖机 台工程师研发幽灵厨房
「想吃好吃的东西、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个动心起念,源于5年前一次在美国半夜开完跨国会议、饥肠辘辘,怀念亚洲饮食文化深夜仍然营业的面店,工程师出身的林志鸿脑筋一动,研究开发无人化的机器人拉面贩卖机。
42岁的林志鸿来自台湾、毕业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研究所,创业之前曾服务于半导体产业12年。他说:「早期的诺基亚(Nokia)手机主要接电话,而苹果手机iPhone做得更好,把新科技应用在以前的产品,能迸出不同的火花。」
林志鸿以日文的「灵」、「鬼」(Yo-Kai)做为「自动化餐厅解决方案」的命名创意。2018年,总部设在加州矽谷的食品科技新创Yo-Kai Express首次亮相机器人拉面贩卖机。第一台原型机是在台湾发包组装完成。初期在加州的滑雪场、企业、旅馆和台湾的医院等设点。
主打24小时不打烊的「无人餐厅」,每台机器容纳40碗冷冻肉类、蔬菜和面条等食材,当有人按钮点餐,机器的后台会以林志鸿实验调整到最佳化的「黄金参数」,为餐点补充水分、加热,45秒左右快速出餐。机器人拉面进驻电动车大厂特斯拉(Tesla)办公室,曾获得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推文肯定。
「每一台热食机都是一个直接面对消费者、小型食品工厂的概念。」技术上,林志鸿团队研发的自动贩卖机处理最后一哩路的烹饪,菜单不只有拉面,还有台湾牛肉面、越南河粉、日式盖饭等。
去年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冲击许多餐厅和中小企业,林志鸿经历类似困境和转型。他说,创业第二年业绩正要往上冲时,一夕之间「接近零」,若不是抱着「抹干眼泪」和坚持不懈,在去年4月对全美推出宅配家庭餐包,意外带动其他合作机会,才加速品牌全球化与第二轮募资的脚步。
暖呼呼的碗面,翻新了自动贩卖机只能卖饼干、零食或瓶装饮料的想像。中央社记者视讯采访林志鸿是美东深夜,他的行程正在为东岸的大学生餐厅布建机器,他透露西雅图国际机场和圣荷西国际机场将设点的好消息也近了,在南加州安大略国际机场(Ontario International Airport)并与航空公司合作,接受乘客以抵用券消费。
机场是升级版自动贩卖机的兵家必争地。以美国来说,拉斯维加斯麦卡伦国际机场(McCarran International Airport)有贩售饼干生面团和杯子蛋糕的自动贩卖机;圣路易兰伯特国际机场(Lambert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自动贩卖机卖在地品牌的冰淇淋;旧金山机场的机器人咖啡在解封之后重新营业。
「幽灵厨房」不意味着取代厨房或餐厅,但在疫情不稳、减少人际接触的年代成为另一种餐饮选项。
运用食品科技进军高端自动贩卖机市场,另有矽谷公司Chowbotics以名为「莎莉」 (Sally)的机器人制作新鲜沙拉,进军大学、医院;洛杉矶Basil Street公司以5年研发比萨自动贩卖机,标榜非微波炉加热、3分钟出炉,预计今年底布建100个服务据点。(编辑:高照芬)11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