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解禁学子恐生容貌焦虑? 卫教课培养学生自信及同理心

全班学生在教室内戴口罩用隔板上课的状况,将随着疫情的减缓而消失。(本报资料照片)

国立大学1年级的徐同学,高中3年几乎都在戴口罩的日子学习,她表示,现走在路上仍可认出高中同学,但如果是遇到以前的老师,可能面对面不相识。3月6日起在教室内外可不用戴口罩,但初期她仍会戴,因为她觉得自己戴口罩比较好看,且可以预防一些病毒。

台北市明德国中辅导主任黄晓琪表示,过去3年戴口罩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比较疏离,有时也产生误会。举例来说,当同学间互相打招呼时,有人因戴口罩,回应的眼神不够明确或声音不够大声,会被认为不友善,因此产生口角冲突。

「以后不用戴口罩,每个人脸部赤裸裸呈现,部分学生可能会焦虑。」黄晓琪说,青春期的学生非常重视外表,但过去长期戴口罩,因为不通风,有些人脸上长了痘痘,现在学校努力卫教,辅导学生脸部护理及清洁,让他们更有自信;同时也告诉他们,若看到同学不戴口罩时跟以前形象不同,要有同理心。

高雄市左营高中进修部辅导老师李佩珊说,她问过班上学生,3月6日以后是不是会继续戴口罩?绝大多数学生期待不戴口罩日子的来临,因为他们想要自由的呼吸空气;仅个位数学生因为尚未确诊过、鼻子过敏或担心空气污染,表示会继续戴口罩。

李佩珊表示,台湾口罩样式很多元,甚至有Hello Kitty等可爱图案,已成为某些人造型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学生觉得继续戴口罩会比较帅或漂亮,学校会尊重。

台北市长春国小辅导老师贺聪说,戴口罩造成学生学习的阻碍,尤其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在学习及使用语言,他们要透过口型来表达意思,但在上课时,老师看不到他们的口型,增加教学上的难度。

以后不用戴口罩后,学生心理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这些变化。贺聪说,现在比较重要的是,透过课程让学生学会面对自己、欣赏自己及接受真实的自己,如果有些学生因为没有戴口罩而产生焦虑,学校也会适时介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