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科学教育新高度
区域简况
渝中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地和重庆政治、金融、商贸、文化中心。近年来,渝中区紧扣“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着力培育造就好学生、好老师、好学校、好教育,先后获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等。
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着力实施科学教育“质量强能、资源聚能、改革赋能”三大行动,积极探索课内外融通、大中小衔接、校家社协同的科学教育新路径,构建形成具有渝中特色的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质量强能行动”,夯实科学教育基础
营造全要素科创育人环境。研制符合区域实际的指导性文件,统筹推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改造升级,因校制宜建设创新实验室、智慧教室等新型教学空间,创设个性化、智能化的科学教育环境。比如,二十九中学创新打造“蚂蚁梦工场”校园众创空间、“耕读园”生态实践基地,巴蜀小学建立“无土栽培区”“动物习性探究区”等可视化、体验式的“科学长廊”,让学生在全景式科学环境中实践探索。
构建立体式科学课程体系。构建具有渝中特色的“1+N+X”科学课程群,深入推动国家课程方案的转化与落地。其中,“1”是面向全员的普及性、普适性科学类必修课程;“N”是依托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科学类课程创新基地等试点项目,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库;“X”是指导学校将科学元素有机融入各类课程,全方位推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探究实践需求。目前,全区共建成3D创意设计、生命科技与伦理道德、疯狂化学实验室等12门市级精品选修课程。
培育高素质科学教师队伍。配齐配强科学类教师,用好用活“渝中英才”“渝中青年C位计划”等人才政策,优化科学教师队伍结构和师资配置。实施“科学名师领航工程”“科学骨干教师先锋计划”,配备专职科学教研员、建立教学工作坊,聚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过程评价、诊断提升等全过程,打造“集智备课”教研新范式。建立科学教育专家资源库,聘请院士、教授及专职科技人员来校任职,实现各学校科学副校长、科学教育导师、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配备全覆盖。
“资源聚能行动”,拓展科学教育场域
建立区域性科学教育基地。统筹整合全区资源,打造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工程教育、科技竞赛相融合的区域性科学教育实践与教学基地。更新“科学+AI创客工坊”“科学+3D设计打印室”“科学+AR实验室”等特色课程体系,持续打造科技创新大赛、纸雕创新设计大赛等品牌赛事,精心搭建“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学、练、赛”一体化平台,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实践探索场域。
健全校家社协同推进机制。依托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试点,实施“未来科学家协同共育行动”,打破学科、阵地、资源的边界,有效联动“科学小课堂、学校全课堂、家庭微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积极争取支持,建立健全校内外科普资源常态联动等机制,全区中小学与科普机构、馆所、基地、园区或企业结对共建实现全覆盖。
创新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人才“校内外双导师制”,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贯通培养机制。常态化开展“院士专家科普校园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组织参加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全球发明大会等“白名单”科技竞赛,近年来获得全国、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1000余项,10名学生获评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
“改革赋能行动”,提升科学教育质效
打造特色化品牌项目矩阵。强化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培育创建科学教育试点示范学校,推进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试先行。健全完善科学教育试点项目的培育、激励、指导机制,持续构建融“特色平台、试点学校、精品项目”为一体的科学教育品牌,涵养形成了“5G+智慧教育”“创客教育联盟”等一批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发挥集团化示范带动效应。立足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发挥各中小学教育集团龙头校的示范作用,常态化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共建一批实践基地、共育一批名优教师、共设一批学科工作坊、共研一批精品课程、共推一批改革试点,促进集团内与校际间科学教育资源共享。比如,人民小学带动集团成员学校与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科普基地合作,联动重庆市奉节县夔州小学、夔州博物馆,共同开发跨学科项目化科学课程,深入推进科学教育帮扶共建。
加快数字化融合创新应用。聚焦数字资源开发共享、课堂教学变革优化、应用场景融合创新等关键环节,实现优质资源多元化供给与持续性再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同步提升。比如,人和街小学推进“智慧赋能科学课堂行动”,搭建未来学习室、AI体验室等,打造感知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远程可视化的“数智微农场”,推动科学课堂教与学的深度变革。
(作者系重庆市渝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13日 第09版
作者:肖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