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阿鲁哇族正名 盼文化传承

拉阿鲁哇族近来在桃源区举办该族特有的神秘且又隆重的祭典「贝神祭」,以永续传承,让更多人了解这美丽原民文化。 (刘宥廷翻摄)

高市桃源区「拉阿鲁哇」(Hla`alua)族26日被行政院会通过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第15族,族人6年来努力致力于正名运动终开花结果。 (刘宥廷翻摄)

高市桃源区「拉阿鲁哇」(Hla`alua)族26日被行政院会通过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第15族,族人6年来努力致力于正名运动终开花结果;拉阿鲁哇文教协进会总干事郭基鼎表示,正名有助认同与了解,让后代子孙、年轻族人持续推动,盼文化永续传承。

拉阿鲁哇长期以来被归为「邹族」分支,居住在高雄桃源区高中、桃源等里内部落,人数近400人;该族面临大族同化威胁,成为逐渐消逝的文化,族人有鉴于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赛德克族等原住民族相继获正名后,积极展开正名运动,争取族人应有权益。

身为拉阿鲁哇族人的前高县议员、桃源乡长谢垂耀指出,该族与邹族在服饰、祭仪方面都有所差异,语言更是无法相通;但外界只要提到邹族,就会想到阿里山,根本无视我们存在,生活备感压力,文化危机重重。

谢垂耀说,日月潭的邵族也曾被归为邹族分支,但他们都已正名也渐打响名号;同时,桃源区以布农族人居多,拉阿鲁哇族有正名迫切性、必要性,除让外界知道有这族存在外,也是传承族语、发扬传统文化重要时刻。

「自己民族,自己救」郭基鼎表示,拉阿鲁哇族正名成功对内是凝聚共识,以达认同,对外是展现台湾多元族群样貌,没有一个文化能被同化、消逝。

拉阿鲁哇族近来在桃源区举办该族特有的神秘且又隆重的祭典「贝神祭」,以永续传承,让更多人了解这美丽原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