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馆不续存 学者批故宫院长独断决策
学者指出,博物馆的运作要权责相符。此为示意图。(郑任南摄)
博物馆的管理固然应尊重馆长或院长的决策权,但全球的博物馆都有委员会或专业审查制度,台北教育大学文创系教授林咏能27日受邀于「抢救兰千山馆文物,国宝留台湾」系列直播节目上表示,制度不宜由院长独断,兰千山馆寄存案不续约已失之冒进。
林咏能指出,博物馆的运作要权责相符,固然应尊重院长的决定,但若政策会影响全民的利益、影响到下一代,尤其是涉及专业的审查,应该要有正式专业的委员会参与。他以大英博物馆倍受争议的「帕德嫩石雕」为例,希腊曾透过大英博物馆的理事主席,决定将此文物归还,但英国首相也立刻驳斥这样的决策,「重大决策上,不会只靠一个机构的首长就能定案」,林咏能表示,各国博物馆多有正式的审查程序,故宫不会是特例。
林咏能也就博物馆行政的角度指出,「在整个定位上,院长其实是一个行政职,所有的专业应该要尊重专业委员的相关建议」。然而故宫却在合约到期后,在未经审查也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通知合约到期后请寄存者取回,林咏能认为故宫如今的决策,「坦白说很难再取信林家」。如今期待林柏寿后人捐赠不近情理,「我的建议是先继续寄存,事缓则圆,需要时间释出善意」。
国家政策基金会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陈学圣指出,故宫有责任守护好这些文物,「即使今天是林家想要回去,故宫都应该要有具体的作为」,力保文物能留在台湾,「何况现在林家没有索回,故宫更应该先采文资审查」。从国发会平台「抢救兰千山馆文物,国宝留台湾」案,目前附议人数已近7000人,也可知已有许多人关注故宫文物寄存案。林咏然并指出,台湾长期使用「寄存」的说法,就西方的博物馆学精神而言,实为「长期借展」的概念,最大的好处是让全民可以看到这些重要文化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