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新生大獎 保留台北城歷史軌跡促進街區新生
台北市老旧建物多,拆除重盖并非唯一选项。都发局长王玉芬说,市府成立「老屋新生大奖」,鼓励民间透过整建维护老屋,让街区新生、留下历史轨迹,点缀繁华台北城。
北市多处住宅使用超过30年,亟需更新,过去作法以打掉重建为方向。市政府1998年发布都市更新条例,即提出老旧建物除了重建,也能透过整建与维护延续的政策概念。
老屋新生大奖前身是都市彩妆运动,自2001年起开始办理,着重于改善老旧建物外部环境;2011年,北市府都市更新处改以老屋新生大奖为主题,隔年正式更名启动。
老屋新生大奖将推广整建维护政策列为重要价值,藉奖项及奖金,鼓励民间建物投入改造空间与整理环境,盼让更多市民投身活化老旧建物空间及再利用。
身为建筑师的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局长王玉芬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说,30余年老旧建物占全市建物约7成,如何改善居住空间成为需要思考的方向;整建维护跟拆除重盖老旧建物相比,能有效改善民众居住安全及品质,优点包含不用搬离、不用耗费巨资或漫长等待都更程序等。
她说,北市有许多具丰富历史故事的古迹及建筑,即使不是所谓文化资产,市民生活中常见的老屋,也见证着台北历史文化,透过老屋新生大奖推动拥有文化底蕴建物,可形塑特色街区,并间接协助在地产业及社区。
王玉芬举例,去年获奖的榕锦时光生活园区,是花费3年多时间,修复具历史背景的原台北刑务所官舍打造而成;「University Café」原本是拥有50余年历史的眷村,现已化身为公益咖啡空间。
王玉芬说,「老屋新生大奖将是民众、专业者沟通对话平台」,希望每年透过此奖项,传递老旧建物整建维护价值,让此奖项成为活化街区的触媒,重新建立住户对社区的认同感,期盼在繁华台北城内,留下具有历史轨迹的建物。
北市都市更新处指出,老屋新生大奖与文化局老房子文化运动不同之处在于,老房子文化运动是推广文化资产修复再利用,强化保存活化与营运利用,达成修复文化资产效率,由文化局担任媒合平台,经民间单位修复及提出再利用构想进而使用;老屋新生大奖是透过考核选出优秀案例,以推广整建维护政策为主轴。
都更处表示,老屋新生大奖去年选出最佳10项作品,还有经营贡献奖,透过奖励具有创新经营构想或具良好商业模式的作品。老屋新生大奖已迈入第23届,共累计近1000件作品报名,其中有245件获奖。